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聂守军:用科技的力量 守护大国粮仓
2021-07-20 18:19:08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英鑫 安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7月20日讯(记者 孙英鑫 安泽)20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黑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的第14场,“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媒体见面会在哈尔滨召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党委委员,水稻品质育种所所长、研究员聂守军。

  会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党委委员,水稻品质育种所所长、研究员聂守军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同时也是重要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中国人吃的每9碗米饭中就有1碗是来自黑龙江,党中央、省委省政府一直关注我省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我省粳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粳稻45%以上,总产量占全国稻米的13%左右;自然环境优越,农药化肥施用量小,稻米品质优良,生产粳米品质90%达到国标二级。寒地水稻育种正是针对我省水稻生产需求,进行科研攻关,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品种支撑的重要学科。

  正是充分认识到寒地水稻育种的重要性,一代代育种专家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选育出一个又一个优异水稻品种,扛起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历史使命。聂守军说,这一过程是十分艰辛的,因为我们黑龙江地处世界最北部寒冷稻作区,水稻生育期短、限制水稻高产;稻瘟病与低温冷害频发、限制水稻稳产;同时本世纪初,我们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缺少主栽品种,有的抗病性好、产量高但抗倒伏性差生产成本增加,有的品质优、有香味、抗倒伏、但产量低,农民朋友没有办法,为了获得更高收益将两个品种根据米业需要掺混种植,作为育种者处于尴尬局面。

  于是,聂守军针对这些难点,带领团队通过将常规与生物育种技术结合,历经多年的努力选育出一系列优质、抗逆、广适的水稻新品种50余个,并且通过开展广泛的科企合作,推动成果转化落地,目前已累计推广1.4亿亩,增产稻谷近76亿公斤,创造社会效益200亿元以上。

  聂守军说,将组织带领水稻产业各领域专家,针对水稻产业亟需解决的“卡脖子”问题,瞄准“卡点”,进行精准发力,在水稻种植资源创新以及新品种选育、绿色轻简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开展协同攻关,成果示范推广工作,并且要实现重要创新。

  同时,依托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分中心支持,大力开展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与选育工作,使盐碱地这一战略耕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成为寒地粮食增产的新突破口。用科技的力量,助力端牢中国饭碗,守护大国粮仓。

责任编辑:姜继周

【专题】黑龙江省全国“两优一先”风采展示

【专题】龙江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