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9月2日讯 伴随着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随处可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健康向上、耳熟能详的宣传标语,让你感受到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党建阵地所凝聚出的磅礴力量,所激发的发展新活力......
“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找准新时期党建工作切入点,积极创建‘安边先锋·固疆堡垒’党建品牌,筑牢党在边境地区的执政基础,让党旗飘在边境上、堡垒筑在边境上、党员冲在边境上。”
8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饶河农场第四管理区采访,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宽平如是说。
饶河农场第四管理区拥有耕地面积6.6万亩,南临乌苏里江,群山蜿蜒于西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管理区是红兴隆分公司唯一一个把党支部建在边境上的基层单位,党支部现有党员45名。
近年来,农场按照“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促发展、构和谐”的目标,以“筑牢阵地、维护稳定、推动发展、做好服务”为理念,以“组织强边、文化兴边、共建稳边、发展富边”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边境的安宁与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确的方向和鲜明的特色,这不仅直接促成了第四管理区党建工作的一条主线,也在全农场产生了品牌效应。如今,这里的党组织正发挥着“红色引擎”的作用,激励着党员们的“红色细胞”,这股“红色力量”正在成为助力企业发展、职工进步和群众富裕、社会和谐的新动能和新活力。
组织强边——夯实边境党建基础
管理区职工梁乃春孩子从小患病,梁乃春自己也身体不好,家庭生活困难。管理区党支部几年来一直关注梁乃春的生活,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申请低保,并把他的孩子送到医院治病,使梁乃春感受到了党的关怀与温暖。
这只是管理区党支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向为民办实事转化的一个实例。
管理区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为引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实施“北大荒堡垒”工程,有力地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2020年成为红兴隆分公司唯一荣获“北大荒堡垒工程”示范党支部的单位。
“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针对党员点多、面广、流动性大的特点,管理区党支部以新打造的‘党史学习室’为阵地,创新田间地头讲党史、集中学习研讨、座谈交流、印制党史教育口袋书等形式深化学习,真正将‘口袋书’变为‘掌中宝’,有力推动各项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入细入实。”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温世伟介绍说。
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及时了解困难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化兴边——凝聚群众思想共识
针对紧邻边境的特点,管理区党支部着重发挥边境文化引领作用,让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深入民心,进而形成“知党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强烈氛围。
近几年来,第四管理区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国防知识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宣讲教育活动,党支部以军、警、民共建文化文体活动为“纽带”,以宣讲“党史、国史”“北大荒精神”教育为基础,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架起军、警、民之间文化交流、共享的“连心桥”。
“在前几天举办的‘弘扬北大荒精神’报告会上,我们党支部特邀请了参加珍宝岛战役的退役老兵韩敬山,讲述‘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亲身经历。”管理区党支部负责人吕诚告诉记者,党支部还组织开展“传承北大荒精神,重走垦荒路”,将“红色基因”牢牢根植于每位党员干部的血脉中,培植党员干部“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今年,管理区党支部抓住庆祝建党百年的契机,举办了“庆党百年”边境红色文艺汇演,有效促进了边境军地共建共育成果,营造了辖区社会全域和谐的氛围。
共建稳边——筑牢联防联控长城
边境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初心。管理区党支部以“人员联动,阵地联用,活动联办”为载体,围绕国防、国安教育联建内容,通过不断完善“军、警、民”三位一体边境联防联建管理体系机制建设,深化军地共建、干群联手,着力构建党政军民合力守边格局。
如今管理区职工对军民合力守边机制都特别支持。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看到边防官兵、公安民警、过境护卫队日夜巡逻在乌苏里界江沿线,非常辛苦,职工张文英不仅把超市内的饼干、面包和矿泉水全都装车免费送到管理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还积极参加志愿巡逻队伍,共守边疆安宁。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就是我们农场职工的责任和义务。疫情来了,参加防疫我们责无旁贷。”张文英说。
不只是张文英,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管理区职工家属都对军民合力守边有着深刻认识。组建的一支军为主、民为辅、军民结合的信息员、护边员、治安联防员队伍,在管理区“秸秆禁烧”“森林防火”等工作中发挥了巨大威力,被百姓亲切称为民情边情的“瞭望塔”。
发展富边——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让百姓生活富足是使命。管理区党支部充分发挥“一引三带”作用,即“支部引导、书记带领、党员带动、能人带富”示范作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兴边富民的致富路。
种植户刘长俭种植的富硒江水灌溉米,品质高、口感好,但以前一直好粮卖不出好价。从去年开始,管理区党支部积极帮助他联系对接南方客商,把大米精包装后卖到上海、杭州等地,每亩地经济效益提高了350元。
党员曾延海带头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现生猪存栏400余头,发展成为饶河地区最大的养殖户。在他的带动下,管理区职工薛乃军、迟海军也开始生猪养殖,成为一批新的养殖专业户。
同时,党支部还引领低收入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发展庭院经济,鼓励他们养殖鸡、鸭、鹅等家禽,并为他们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以前我们管理区产出来的好东西一直卖不上好价钱,这几年多亏党支部跑前跑后的,帮对接市场,联系销路,让我们的收入又提高了一大截!这真是我们的好党员、好干部啊!”提起党支部对自己的帮助,刘长俭赞不绝口。 边疆沃土党旗飘。如今,饶河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党支部正通过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将工作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工作骨干,最终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