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日讯 集贤县曙光社区以“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为目标,强力提升工作效能,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机制创新,积极推行预约办、上门办、我帮办举措,着力构筑为民、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机制,精心打造为民服务“绿色通道”,取得明显成效。
基础设施实现规范化。集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2013年8月为曙光社区新建1000平方米的办公及服务用房,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日间照料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集居民办事、学习、健身、娱乐为一体的9个功能厅室,满足了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
“一站式”服务大厅按照公开、规范、链接、便民的办事原则,设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劳动就业、党建群团、综治信访、综合服务六个服务窗口。同时,大厅内还配备了电子屏幕,滚动播出139项服务事项、12项服务流程,设置服务流程二维码展示板,使前来办事的群众对各项办事程序一目了然,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服务机制实现优质化。该社区推行延时服务法。实行工作日无午休、5+1延时工作制,各个窗口实行轮流值班制,做到工作人员到岗、到位,有人办事。打造全能社区工作者。每天下午16时,开展一小时“微课堂”学习培训,重点解决窗口工作人员流程项目不清、依据规程不熟、服务运行不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制度管人。制定工作人员“四零”承诺服务“六个规范”,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指南、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等,接受社会监督。拓宽服务职能。2019年,县委县政府优化办将29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到社区,经过2年多时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今年曙光社区共受理各类下放事项业务500余件,帮助无智能手机老人进行人脸识别认证100余人,接待群众咨询近1000人次。
服务群众实现多元化。该社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党总支班子成员包保网格制度,工作人员包片制度;设立党员先锋岗,用优质服务塑造良好形象;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六种岗位,参加社区党的政策宣传、扶弱助残、疫情防控值岗等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活动,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按照“便于管理、界定清晰、规模适度、全面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建立网格26个,推行预约办、上门办、我帮办举措,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同步建立网格居民微信群48个。建立联动服务体系。依托社区党建联席会,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2020年,为进一步形成治理合力,建立起党建引领下的“五方共议”联动服务机制,共商社区大事,解决居民难事。几年来,通过党建联席和“五方共议”机制,为居民解决小区乱堆乱放、墙皮脱落、地下排水不畅等问题31件,社区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