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暨奖励大会
在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邓宗全获得
2020年度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邓宗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很荣幸获得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对我们科技人员最高的认同,也是对我们科技组最大的鼓励。我们国家现在科技事业进步非常快,但是一些关键技术还处于受西方国家“卡脖子”的状态,我们要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勇猛攻关,解决工业技术、国防技术等科技中的“卡脖子”问题。
这是全省科技界的一次盛会
也是对黑龙江省
自主创新成就的一次检阅
进入“十四五”时期
黑龙江坚持创新引领
这个“第一动力”
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实现新突破!

杨宝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的竞争、社会的发展,关键是科技,而科技的核心要素是人。我们团队特别重视青年人的培养,团队中45岁以下占比60%,团队中有万人计划、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在这些人才中,我们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锲而不舍的精神、奉献的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重点攻克生命科学、医药卫生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服务龙江,服务国家。

高国强
哈尔滨电碳厂项目总监
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这次成果的取得,体现了产学研商的结合。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围绕国家重要的项目工程,企业发挥工程化和产品化的优势,高校围绕关键核心点进行突破攻关。这样两方面合作起来,才能保证我们从构想到落地。
荣誉的背后
既有担当,也有使命
更有创新和求实的精神
科技报国、创新为民
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是科技工作者
不懈奋斗的动力之源
也是科技工作者的时代担当

黄斌
东北石油大学
提高采收率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取得这样的成果得益于我们团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特别是老一代石油人以国家安全为己任,在国家“卡脖子”技术攻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责任担当。这种精神将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把自己的科学研究主动和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还有经济建设等领域紧密结合,增加科学研究源头的供给。
一幅幅令人向往的创新蓝图
一位位在台下就座的
专家院士、高层次人才们
正是他们组成了
助力龙江创新发展的
“全明星阵容”

袁利毫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舰船与海洋平台总体技术研究所所长
我们始终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科研成果全面运用于深海油气田开发,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建设。获此殊荣一方面得益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黑龙江省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未来,我们要立足龙江、不忘初心、潜心科研,服务黑龙江经济发展,为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以大会召开为契机
黑龙江省将继续
不断汇聚磅礴的
科技创新之力、人才发展之力
用创新决胜未来
用人才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