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县马旭文博艺术中心是“感动中国”人物马旭同志个人捐款1000万所建,它在2019年被确认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座落在木兰县新老城区的结合部,紧邻松花江湿地公园,占地面积4679.3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展陈面积2735.3平方米。中心于2021年5月面向社会免费试开放运行,6月末正式投入对外开放。
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展厅和理论报告厅。一楼展陈部分用43个“一”,和马旭同志用过的物件具体讲述了马旭同志光辉事迹。用大量的图文和革命文物讲述了东北抗联在木兰的战斗故事,鲜明再现了杨靖宇、赵尚志、张甲州、张瑞麟等抗联将士曾经在木兰地区卧冰爬雪和日寇搏杀的战斗情景。一楼展厅还融入了木兰各时期涌现出的先优模范人物。二层是木兰金源文化展示、临时展揽、木兰县摄影展、马旭同志居住地武汉市黄陂区文化展室和东北林业大学和木兰县共建的生态教室及国防教育教室。三楼是木兰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内含器乐室、声乐室、多功能教室、多功能排练厅和木兰县图书馆马旭分馆。
木兰县马旭文博艺术中心是弘扬马旭精神和抗联精神的主阵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是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国防教育一条街的建设更是我县红色旅游的打卡地。他们都承载着重要的作用。
国防教育本身是爱国主义的有效载体,具有发展德育和体育的功能,依托的军事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国防教育基地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我们的第二个国防教育基地是木兰县鸡冠山密营遗址群,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抗联战迹地。鸡冠山方圆40平方千米就是一个大型军事要塞,密营总数量300-500余处,战壕2000-3000延长米,大型粮食储藏窖17个,土碉堡、环形工事等近百个,分布在500-1500平方千米范围内。核心区密营面积3.4平方千米,主要由大转山战迹遗址、小转山战迹遗址、粮食储藏区和簸箕掌密营组成。使得鸡冠山抗日根据地成为迄今为止国内现存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出土遗物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东北抗联根据地遗址。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冯仲云、周保中、许亨植、于天放、朴吉松、金策、张瑞麟、祁致中、李延禄、汪雅臣、夏云杰等抗联将领,都曾在木兰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领导抗日斗争。这都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这些英雄人物事迹都深深的刻在孩子们的心中,为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更是增添了一份责任,而他们就落在了我们的肩膀上。

这是马旭文博艺术中心的外观,用黄与黑的交叠,呈现它的庄严与磅礴。


国防教育基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牌在马旭文博艺术中心。

清晨的艺术中心凉爽舒适,清新安静,从上面看,好像是有一双手在捧着光明,党的旗帜照亮了整个艺术中心。

这些都是抗联遗址中找到的物件,都是战士们用过的,照片展示的是很多抗联战士们事迹的介绍。

青少年文明实践中心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有各种乐器及学习场地、读书角等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