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俗话说:“八月十五定收成。”眼下正在收获的时节,黑龙江垦区通过多种科技应用提升生产能力,争分夺秒抢抓农时,力争实现颗粒归仓。

在辽阔的三江平原腹地,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分公司友谊农场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建立的机械化国营农场,有着非常强悍的机械力量,九台玉米收获机在雁阵式地前进收获,七台东方红大马力拖拉机在完成秋整地。在空中三台“M18”农用飞机正在进行尾部洒水,展现出三江平原收获最美的风景。

前面机械收获,后面联合整地。在减少作业次数、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金色田野上的早熟水稻、玉米也陆续颗粒归仓。不仅如此,在春种、夏管、秋收各阶段,科技都在大显身手。导航辅助直行、测深施肥、变量施肥、分段收获等科技、农艺措施的应用,让作物在积温有利情况下,收获比往年提前了十天。克服了春涝加夏旱这两个不利因素,稳产21亿斤。

在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分公司二九一农场,部分地块已经完成了秋整地,一改往日饱受内涝困扰的局面。一方面加强内涝治理,另一方面加快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应用,二九一农场推广了旱田秸秆百分之三十覆盖方法,为黑土盖上了一层“棉被”;水田秸秆全量还田、花达水搅浆、浅湿干灌溉等新农艺技术,保护了土壤结构和营养。现在,即使面临水患压力,依然稳住了粮食产量。到目前为止,水稻都在每公顷十吨以上。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进入九月,北大荒集团一边忙生产,一边抓销售,先后举办首届旅游节、招商推介会、双节促销等营销活动,在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的绿色食品博览会上,优质大豆“变身”网红产品,吸引了大量客商。通过线下的连锁形式和线上销售的电商模式,每个月腐竹的销售量大约在五万袋左右。
目前,在作物生育期光照好、积温较为充足的有利的情况下,全省各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产全面测产和相关技术指导,抢抓农时,在有条件、成熟早的地区开展作物收获,实现颗粒归仓。截至9月20日,北大荒集团秋收已收631.76万亩,在粮食作物中,水稻已收426.12万亩,玉米已收156.32万亩,大豆已收8.35万亩;秋整地已整地95.6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