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工作方案(试行)》8日正式向社会发布,这标志着中华粮仓黑龙江保护黑土地工作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秋时节,双鸭山市四方台区太保镇十二个行政村的两委班子成员,每天都会不间断地对各自村里的黑土利用情况进行巡查。今年起,这些“村官”身上多了一项新职务——“村级田长”和“村级网格长”。

今年,四方台区在全省率先探索“田长制”改革实践,确定黑土保护面积为11.3万亩,建立区、镇、村、网格、农户“五级”责任分工体系,明确各级田长为本级黑土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

8日对外发布的《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工作方案(试行)》,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田长制”,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5+2”七级田长的责任分工体系,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目标任务更开创了全国先河。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环境耕地保护站站长马云桥说,我们提出了四个主要的目标,就是数量要稳,质量要提升,生态要改善,管护要全覆盖。特别是我们在质量上提升,衔接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到2025年,全省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每千克提高1克。到2030年,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提高1克。
这次在全省全面推行“田长制”,将更有力地强化对黑土耕地保护的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有效解决盗采泥炭黑土、破坏耕地生产条件等行为的发生。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晓增说,这次出台田长制工作方案,把责任压实到人头上,把黑土地保护利用这项工作放到实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黑土地保护会出现新的局面,黑土地土壤有机质下降和侵蚀这两个重大问题,将会得到遏制。

目前,黑龙江已组建由近60位专家构成的黑土地保护指导委员会,建成“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正在筹建“黑土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是第一大粮食主产省,通过田长制,一方面保证我们可持续的粮食生产供给能力,持续的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可以在全国各地借鉴推广。如果其它地方能像黑龙江一样,那么我们粮食的安全、主动权,就牢牢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