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022-01-02 18:00:1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赵春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为什么结合:历史必然现实需要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从过去到现在,正是由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民族才取得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社会变革,并为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接着马克思主义讲,也要接着中华文化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弘扬好中华文化的必然要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则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推进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再生的根本遵循。

  在哪里结合: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一方面要把握基本原理,指导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键要素和结合点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机统一,也就是要牢牢抓住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牢牢抓住实践观点、群众观点和历史观点,牢牢抓住唯物辩证法和科学认识论。

  另一方面要辨析传统文化,深化结合。分析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要抓住其核心价值与原本精神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构分层包括了与生产方式相对应的可操作实践层面、与生活方式对应的深层次价值层面、与社会关系总和相对应的原本精神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指导下,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原本精神层面、核心价值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扬弃。

  怎么样结合:守正创新知行合一

  第一,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相通性来看,讲仁爱、重民本的观念是中国共产党所坚守人民性的历史文化源流,它能够让我们加深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密切联系,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通之处,从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第二,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观念,有助于深化理解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关系。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古人讲格物致知,即为研究学习之意,通过研究学习,才能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人看来,“正诚修齐治平”就是要通过学习万事万物来提高境界。从训诂来看,“学”有“教而觉之”之意,“习”则是“鸟数飞”之意,二者均包含实践哲理。这些解释,无疑会深化我们对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理解。

  第三,忧患意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智慧,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昭示的重要经验。《周易》:“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与此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乏创新观念。比如《诗经·大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中的“明德慎刑”“修明法度”的观念,就蕴含着深刻的“法治思维”。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