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6日讯(记者 霍枭涵)2021年年初以来,黑河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创建行动,以“六美、六宜居”为主要内容,重点打造了生态良好型、古村保护型、优美宜居型、民俗文化型、特色旅游型、产业带动型、田园综合型、现代发展型等八种类型的“美丽宜居村庄”。
黑河市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中,切实把群众的诉求和急盼放在首位,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因素,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科学合理规划发展布局。积极发展和培育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大小结合、优质和特色协调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集群,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菜园革命”,深挖农业生态、休闲、文化内涵等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建设了农家乐、特色采摘园、民宿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全市共建设产业强镇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1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4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8.7%。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61个,年营业收入达到1560万元。新建“菜园革命”示范村111个,促进农民增收2000万元以上,新建龙江民居省级试点村4个。
黑河市还在乡村绿化、美化、乡风治理上下足了功夫。村庄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并结合各村实际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通道绿化、乡村旅游、园林绿化、经济林果等多种模式的绿化美化示范村,充分展示当地的乡土风情和文化内涵;开展了以“五治”“五净”“五美”为主要内容,以“清理庭院、整治居室、养成文明习惯”为整治重点的“美丽家园”创建活动,同时融合巾帼生态小菜园建设,打造集观赏、体验、采摘、创收等为一体,环境美、生态优、产业兴的花园式农村生态小菜园,通过打造“菜园经济”,催生“美丽经济”。在各村,聚焦“乡村治理,平安宜居”建设,彩绘墙、宣传栏、“村规民约”等展现文明新风的细节处处可见。通过开展群众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以及各级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黑河市“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有机融合,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纵向贯通的现代化市域应急指挥、信息数据处置平台;不断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做到“小事不出村”。
如今,当人们走进誉有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级生态村的爱辉区坤站达斡尔族村,走进誉有“北疆第一西瓜村”的小三家子村,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逊克县奇克镇边疆村,走进北安城郊乡建民村的农家小院。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