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高效为民专项执行行动”部署,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为出发点,将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执结涉民生案件5417件,执行到位金额2.63亿元,兑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困顿受害人得到司法救助,交通肇事受害者拿到了救命钱,民心民愿实现的“最后一公里”,黑龙江法院用善意执行,彰显司法权威与温度。
交通事故起纠纷
救命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发生在牡丹江市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经牡丹江市东安区法院审理,依法判决被告曹某赔偿原告商某昌35.99万元。判决生效后,曹某一直没有履行赔偿义务,可这钱关系着商某昌的后续治疗,是他的救命钱,无奈之下,商某昌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曹某对法官表示,自己没有存款,想拿出8万元了结案件。但是申请执行人商某昌生活困难,而且该案造成商某昌二级伤残,后续治疗、护理乃至生活等等每一项都需要用钱,可以说这30余万元赔偿款里的每一分钱,都是商某昌的救命钱。基于此,执行法官对被执行人曹某情法并用,多方协调和耐心劝导,并且提出可以分期付款,既能保障申请人的生活和医疗费用,还能缓解被执行人的压力,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每月从被执行人曹某工资里扣3000元给商某昌,纠纷终于得以解决,申请人的救命钱终于有了着落!
7年欠款1天内执行和解
“非常速度”兑现当事人权益
10分钟,案件“移交”;1小时,开始执行;拖欠7年未还的借款,终于在1天内执行和解,大庆市让胡路区法院在办理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件中,用“非常速度”兑现当事人权益。
该案件,被执行人张某、宋某应连带偿还申请执行人王某借款130700元。张某和宋某原是夫妻关系,双方离婚后,张某在监狱服刑,宋某独自抚养12岁的孩子,没有固定工作,生活比较困难。法院也未查询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王某也未能提供其他财产线索,遂依法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
近期,申请执行人王某偶然间发现了被执行人名下有车辆,就给法院打去了电话。从接到这个电话,到执行法官组织执行干警兵分两路,一队奔赴王某盯住的现场,另一队前往车辆管理所查询、核实车辆档案信息,用时不到1小时。

执行法官发现宋某与王某是亲戚,遂从法理、情理、亲情等多角度,耐心细致地对双方当事人开始调解,促使王某、宋某都认识到,除了欠债还钱,还有亲情和人情,最终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宋某将车辆以38000元抵偿给王某,剩余欠款一年内给付完毕。
至此,这起长达7年之久的执行案件,有了一个满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