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7日讯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鹤城大地春潮涌动,嫩水之滨生机勃发。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齐齐哈尔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走深走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鹤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
一场场生动形象的党史宣讲,一个个铭刻初心的主题活动,一次次缅怀先烈的红色之旅,一件件解民忧聚民心的民生实事……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社区、从企业到校园,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鹤城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科学谋划布局,精心部署落实
齐齐哈尔市委第一时间召开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对标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点任务、节点安排、工作要求,以强化“两个贯穿始终”、抓住“三个关键”、做到“四个结合”统揽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明方向、谋全局、抓落实,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专项工作组,持续强化组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迅速启动、扎实推进。
齐齐哈尔市委第一时间印发实施方案,制定时间表和任务书,明确了6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定期专题研究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工作进度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专班推进会,分阶段印发工作安排意见、工作提示,对学习内容、进度安排、方式措施作进一步细化,逐项推进、逐项落实。
组建12个市委巡回指导组,通过实地检查、随机抽查、调研访谈、巡听旁听等方式,对各参学单位开展多轮次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动态、引正纠偏、推广经验,以“严、深、细、实”的精准指导,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序开展。
深化党史学习,感悟思想伟力
思想就是力量,党史学习教育“集结号”吹响以后,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学党史和悟思想相贯通。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
为读好这本“书”,“关键少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专题学习研讨7次,有效带动基层党委(党组)政治理论学习。
齐齐哈尔市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志愿服务、赴西满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在中国一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旗传递、参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通过立说立行、以上率下,党史学习教育渐次升温,掀起热潮。
前有市级领导干部的带头引领,后有各基层党组织的上行下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力打好‘办实事、开新局’攻坚战”活动,创新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学习研讨月,召开专题学习1517次,举办专题读书班467次。全市各级党组织纷纷开展专题研学、党课辅导,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讲授党课8975次。
全市44个宣讲团、3052个宣讲小分队深入一线,开展宣讲1.3万余次,受众155余万人次;编创出一批诸如《黑土地的红色故事》《甘南红色印记》等通俗理论读物,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坚持分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深化活化青少年、流动党员、农村党员、离退休党员等不同层面群体,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涌现出一批深受基层党员群众欢迎的“微党校”“微课堂”等宣讲品牌,将党史知识展现在“眼前”、配送到“指尖”、传播到“耳边”;开展“双语宣讲”,让党的声音飞入少数民族群众家;将“掌上课堂”搬上“网络直播”,用网言网语讲准、讲活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市、县两级新闻媒体联动,统筹新闻内容创新、表达形式创新、传播渠道创新,为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提供有力舆论引导和支撑。在全省各地市中独家开通“齐齐哈尔党史学习教育”微信公众号,征集汇编形成“创新案例”50个,编发工作简报77期,《齐齐哈尔市拓宽网上信访渠道办好“留言板”得民心》被省委副书记陈海波批转各地学习借鉴,经验案例入选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
齐齐哈尔市广大党员干部让学党史、悟思想与办实事、开新局同频共振、相互促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市紧随中央、省委步伐,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建好红色阵地、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血脉在鹤城大地不断集聚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
卜奎大地,一方红色热土。通过进一步挖掘梳理红色资源,以讲党课、观展览、听报告、沉浸式体验教育等形式手段,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能落实、可推广的活动,推动地方党史内容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学习教育既“走心”又“走新”。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后浪”奔涌的时代潮音中,家国情、民族魂已深深镌入青少年心中。
每一座红色场馆,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每一部红色作品,都是一份精神的传承。
将西满英烈纪念馆、马恒昌小组展览馆等12个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现有红色资源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四史”宣传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因地制宜设计开展“听、看、讲、议、访”等特色活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开展参观学习活动6800余场、参加28.6万人次。
韵起红船,歌舞咏盛世;笔墨疾驰,丹青绘华章。围绕红色题材,全市文艺工作者策划和创作了话剧、歌舞、书画等系列文艺作品,打造出话剧《国之重器》、音乐剧《大泽鹤恋》等多部精品,在国家、省等各级展演中获奖,深受百姓欢迎;
“光辉历程伟大成就”主题展,回顾了齐齐哈尔党组织发展壮大历程。举办“颂歌献给党·礼赞新时代”大型文艺晚会、“唱支山歌给党听”文艺调演,开展群众歌咏、广场舞、书法精品展、美术作品展、原创歌曲演唱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红色经典走进千家万户;培育选树高馨玉、王其环、光荣小学等一批典型,真正实现了鹤城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基因传下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百年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力量,锚定前进方向。
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幸福指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愁,以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齐齐哈尔市党员干部主动回应民生需求,找准民生工作着力点,以实施“惠民六法”为抓手,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聚焦群众关心关注问题,指导相关部门建立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台账,市本级220项任务全部落实到位,各县(市)区2039项任务全部完成。
数字无言,却有温度。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市“吹哨报到”平台累计受理群众诉求275564件,解决273494件,办结率99.25%,这一做法在全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53万次,参与党员达到19.96万人次,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54万件,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这种“感受”和“变化”,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让群众满意的重要指标。
只有持久抓才是真正抓,只有见长效才是真见效。
从城市提升到基层治理,从服务“一老一小”到教育医疗、就业保障,全市各地各部门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建立完善“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群众问题、“开门办民生”主动回应群众需求、“十项惠民行动”系统办好民生实事等7个方面长效机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坚定了爱党爱国、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办好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做“永远的答卷人”。
积极担当作为,激发内生动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是为了不忘来时的路,走好前行的路。
党史学习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干中学、学中干,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市委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担当作为、开拓创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发展的科学思路,全力打好“办实事、开新局”攻坚战,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育先机、开新局、谋新篇。
齐齐哈尔市委召开“学史力行促发展”专题研讨会,为高效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发挥“打头阵”作用,凝聚了“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实事,项目建设的最大实事是创新攻坚和真抓实干”的共识——
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一以贯之抓好12个重点产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全力打造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和新能源4 个“千字号”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六个强市”的发展思路;
深入实施“百万千”产业倍增计划,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提升,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精密超精密制造、绿色有机食品、原料药、新能源4个国家基地;
扎实推动省百大项目、市百大产业链项目建设,在风光核能资源开发、风电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资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围绕“12+1”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商力度,全市签约项目145个,签约总额653.46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00个、5亿元以上项目36个……
通过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感悟思索,广大党员干部对发展中的问题认识更加深刻,敢打攻坚仗,敢啃硬骨头,敢碰真问题,彰显出共产党人的担当作为。
党史是明灯,也是号角。全市党员干部把家国情怀熔铸于信仰的坚守,刻写在平凡的岗位,融入不懈的奋斗,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内生动力。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全市党员干部将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赓续百年荣光的接续奋斗中鉴往开来,在保持赶考之姿的清醒坚定中勇毅前行,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鹤城建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