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9日讯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华安集团党委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对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从具体实践入手,攻坚克难,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于学史力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在质量管理提升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向质量管理要效益,开展了一系列改进和创新工作,真正做到了学史力行,开创了质量管理工作新局面。
为提升职工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管控能力,集团以“党员创新工程”为载体,积极探索质量管理新方式,提出“醒式化数据驱动式”质量管理模式。以质量改进提升、降低质量成本、遏制质量问题发生为目标,以数据、图片、文字、质量分析工具为内容,以醒式化管理看板为载体,置于生产现场醒目位置,按月更新实施数据,时刻警示职工加强质量管控,确保改进目标实现。
年初,集团将上年度各产品零件废品率较高的疵病和废品率较高的工序确定为改进项目,组织一线生产单位制作32张“醒式化数据驱动式”质量管理看板,各生产单位将其悬挂生产现场所在工序,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按月更新考核实施情况。截至目前,已组织完成了15项零部件主要废品疵病降废减损和19项零件主要工序质量指标改善工作,共减少废品损失13.5万元。
集团还将“醒式化数据驱动式”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到主要工序、工艺环节质量危险点识别和控制之中。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各生产单位总结近年来发生质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开展主要工序、工艺环节质量危险点识别和控制工作,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制定主要工序、工艺环节质量危险点识别和控制卡15张,随产品生产将异常质量表现情况传递到相应的生产环节和责任人,起到了质量风险防范作用,避免了质量问题的发生。
产品外观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形象和信誉,集团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力量,将任务划分到各检验室,以产品生产过程防护质量控制为切入点,加强产品部件道序间周转质量管理提升,解决了多年来由于产品零部件加工周转防护不当产生的不良影响问题。
针对传火管、提塞等零件周转过程中无专用周转箱,易出现磕碰、划伤等问题,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产品零部件周转磕碰专项治理工作。利用外购件废旧木包装箱、塑料保护帽改制成传火管专用周转箱1000个、塑料保护帽改制1.5万套,解决了传火管周转磕碰问题,保证了产品零部件质量,节约包装成本18.4万元。针对某系列产品弹体在磷化过程中经常出现弹体导带磕碰问题,党员朱序创新设计弹体磷化导带护环,有效解决弹体磷化过程导带磕碰问题。现已制作完成500件,并应用于在某系列产品弹体磷化生产中,磕碰率由50%降低到0,彻底解决了磕碰划伤问题,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