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一重轧电制造厂生产现场。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平 摄
牢记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现在,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我们必须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齐车要乘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强自主创新,练好内功,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永远掌握主动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场景回放
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轧电制造厂车间,察看企业冶金、电力领域转子、轧辊产品生产情况,观看国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华龙一号蒸发器管板等核电产品展示。在水压锻造车间,详细了解企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世界级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运行情况,与大国工匠刘伯鸣等产业工人亲切交谈。
在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产品试验室,听取了公司负责人关于企业发展历史、生产、销售情况的汇报,观看了反映齐车集团改革、创新、国际化、党建内容的展板,观摩了正在进行试验的铁路货车整车疲劳与振动试验台和车辆产品,并与员工代表亲切握手、交谈。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清晰地记得,三年多前的那个幸福美好的日子——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一重、中车齐车考察。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三年多来,中国一重聚焦打造“中国制造业的第一重地”,坚定走重大技术装备自立自强道路,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2018年至今修订国家标准17项、团体标准9项,行业标准3项、企业标准81项。通过坚持创新驱动,有力彰显“中国制造业第一重地”使命担当,国家重大专项按期交付,破解重型H型钢万能精轧机组设计技术等3项“卡脖子”难题,完成“华龙一号”等全部核电首台套主设备及一回路主锻件研制,单重3025吨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再次刷新世界制造纪录。
中国一重始终坚持转型升级,规模效益实现“跃变”。目前,三代核电核岛及常规岛大型锻件实现全部国产化,大型石化容器研制技术、能力居于世界领导者水平,高端冶金成套装备研发水平达到世界领先、实现自主可控。
通过持续转型升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千吨级以上锻焊加氢反应器、高端冶金成套装备等核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始终在60%以上。目前,中国一重正迈出更加雄劲的步伐,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产业集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年多来,中车齐车集团齐车公司勠力践行总书记嘱托,发展成就更加显著,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国内货车市场占有率增长3.34个百分点,实现新造货车57468辆,修理货车33954辆。公司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综合实力获得业界肯定;第40万辆新造货车和必和必拓第4000辆矿石车下线成为新的发展里程碑;“肯尼亚蒙内铁路全寿命周期维保服务”荣获中国服务实践案例奖。齐车人用实际行动向党中央和总书记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三年多来,齐车公司聚力技术创新、深化改革、管理提升,做强主业,推进国际化多元化,取得了新的发展成就。重载货车技术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快捷货车轻量化车体、重载车钩、转向架稳定性等基础、前瞻和共性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大轴重产品谱系不断丰富,在承接国家战略,有效推动我国铁路货运装备发展的同时,一系列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提高了中国铁路货车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国家级和行业级技术创新中心基地集于一身,轨道交通货运快捷化关键技术国家重点专项取得重要进展。
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茅,新造货车总量突破40万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累计出口铁路货车4万余辆,产品覆盖六大洲3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国家26个。持续巩固优势市场,拓展用户群体,实现力拓、KR等既有客户持续供货的同时,新增BMA、GWA等大批量订单。实现整车产品首次打入北美—加拿大市场,车钩、枕架连年批量销售美国,成功拓展韩国市场,阿根廷、巴西市场实现批量销售,配件市场首次登陆南非。完成PRE公司全部股权收购,开启了公司国际化经营新阶段,成为世界一流铁路货运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齐车公司将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劲,全力实现“七个新突破”,加快建成铁路货运装备行业领军企业,为建成世界一流中车贡献齐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