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真情守护 筑爱绥化
2022-06-16 09:54:23 来源:绥化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这是一处有爱的地方,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一头系着困难群众的冷暖;这是一处温暖的地方,对每一位受助人负责,让弱有所扶更温馨。作为绥化这座小城爱与温度的体现,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始终聚焦弱势群体,倾听来自城市边缘的呼唤,深化民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十年来,累计救助困难群众7629人次,遍布全国近二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做到热心主动服务,真心诚意关爱,牢牢守住了流动困难群众的生活底线。

  用心沟通,彰显救助温度

  24小时服务接待,24小时救助热线畅通,无论你来自哪里,衣衫褴褛或是蓬头垢面,只要是来寻求救助,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会热情地接待,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碗热饭……

  2005年3月22日,北林区太平川镇宫某荣(女,50岁),因癫痫病复发,神志不清走失,被送到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当时的她身体极度虚弱,衣食无着,一时说不清家庭住址和亲人姓名,对谁也不搭理。工作人员赵丽萍不怕脏不怕累,主动承担起了护理工作,喂饭、喂药,帮其换洗衣服。通过反复劝导交谈,赵丽萍逐步取得病人信任,几经周折,八天后,救助服务中心终于查清了宫某荣住址等基本情况。当工作人员将她送到亲人家中时,其弟弟紧握工作人员的手久久不放,激动地说:“还是政府好,救助站好,如果没有你们收留,不知道我姐姐会怎样!”

  公安、医院、城管、社区,常态化街面巡查中,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积极与相关部门多方联动,相互配合。对临时遇困、露宿街头的人员及时劝导进站接受救助;对不愿意救助人员,发放御寒衣物、食品和爱心卡片,并将其露宿地和活动区域纳入巡查路线,做到每日探视、早晚送暖;对无行为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保护性救助,确保其生命财产安全;对巡查中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实行“先救治、后救助”,及时送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切实做到,用心用情点亮希望之火,聚心聚力守护流动困难群众。

  用爱服务,提升救助热度

  “急受助人之所急,盼受助人之所盼”。2020年以来,绥化市开启“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大爱寻亲,温暖回家”“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等专项行动,工作人员全员上岗,分批次、全天候开展巡查救助。对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热力管线、废弃房屋、银行ATM网点等区域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主动救助,行动期间,全市没有发生一例因工作疏忽、救助不力而出现的冻死、冻伤事件,所有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均得到了周到服务和妥善安置。

  在绥化三角线附近,有一位赵姓独居老人,从小双目失明,被母亲遗弃在绥化的他,五年前在好心人帮助下,居住在铁路小区的活动板房中,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得知情况后,定期看望老人,为他带去米面油、被褥等生活必备品,陪他聊天,让赵老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民政的关怀。

  疫情期间,城市按下“暂停键”,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按下的却是“加速键”。救助服务工作性质特殊,救助服务对象情况复杂多样,行程轨迹错综复杂,使得疫情防控期间的救助服务工作开展面临诸多压力。“测温、询问、查看、隔离、监测”,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疫情零感染,救助稳开展,是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每一位救助工作者最骄傲的荣耀勋章。

  2021年3月疫情期间,塔河县籍张女士在来绥找工作时突发癫痫疾病,由好心市民护送到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按照疫情防控指南流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过与张女士本人和护送群众的询问交流,确定了其14天内未有疫区旅居史后,第一时间为张女士进行了核酸检测,并安置到隔离观察区等待核酸结果。同时,工作人员联系其家人,并通过联防联控机制,与张女士女儿所在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取得联系,经北林区疫情指挥部沟通协调,单位工作人员对张女士进行了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安全将张女士护送到其女儿家中。

  用情办事,克服救助难度

  时代是出卷人,而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的每一位工作者都是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答卷人,事实证明,他们经得起时代和群众的考验。日常帮扶不缺位,及时救助暖人心,在节日中送温暖、为困境儿童献爱心、开展救助回访……一次次的心灵碰撞中、一次次的生活照料中,困难群众将工作人员当做了家人,救助难度在不断下降,救助温度则不断提升。当面对无法提供身份信息的智力残疾受助人员,大海捞针般的寻亲时,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新寻亲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方言识别、人脸系统比对、三微一端平台发布寻人启事等方式,灵活地将传统寻亲方式与现代网络手段相融合,为一个又一个身份不明的受助人员找到家。

  家住北林区的王姓独居老人,今年70岁,患有小脑萎缩,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年初因病情发作从家走失,被民警发现后护送到市救助服务中心接受救助。工作人员对老人悉心照料,并通过110指挥中心与其女儿取得了联系。老人虽然被女儿及时接回,但她的生活状况一直牵动着工作人员的心,在回访中,老人虽然患有脑疾,但还是认出了曾经接待过她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了大家。工作人员为老人带去了米面油、被褥等生活物资,详细询问了她的家庭、身体和生活情况,了解实际困难,进行心理疏导,并向其宣传各项救助政策,同时还鼓励她要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在风雨兼程、坚守流动困难群众底线的事业里,始终有一种力量点燃心中的火。在一往无前,帮助流浪人员返乡的道路上,始终有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连续二十余年,绥化市救助服务中心保持着“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在一面面闪耀的锦旗、一串串感人的事迹中,刻下了最平凡的善举。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