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根源,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为了推进移风易俗,讲好乡村故事,实现乡村振兴,新农镇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立足精神需求、生活起居服务、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满足村民的各类需要,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文明村风
新农镇通过条幅、展板、广播、传单、海报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群众对政策法律的知晓率。同时利用电视、微信、LED电子屏等新媒体宣传环境整治、好人好事,用身边事例教育群众,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利用“三会一课”制度、书记讲党课、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多媒介、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打通思想传播“最后一公里”。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推广村规民约,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村级治理自觉性。


改善人居环境,呈现乡风新貌
为增强村民卫生环保意识,切实改善各村人居环境,新农镇多次组织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向村民发放倡议书,号召村民们为建设洁净美丽村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村民们积极响应并自发拿着抹布、铲子、扫帚等清洁工具,有的清理村屯道路垃圾及杂草杂物,有的帮助年迈老人清扫室内屋外卫生。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群众办实事上持续发力,积极培养村民们树立团结互助、爱护环境、健康生活的思想观念,努力将文明乡风吹进每一位老百姓的心坎里。同时,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利用好图书室、文化广场等文明实践站基础设施,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消费观,营造敬老爱幼、邻里互助、团结和睦、崇尚向善的浓厚文明村风,不断巩固和提升现有的创建成果,让村民能够长久受益。


加强阵地建设,丰富文体活动
新农镇把仁爱礼仪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植入各种活动中,着力打造文明、仁爱新村,提高了村民的文化道德修养。一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聚焦基层群众需求,创新活动方式方法,加大阅读推广力度,着力推动“读书月”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掀起全民阅读、乡村阅读活动高潮,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二是开展“文明缅怀绿色祭祀”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做到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扫宣传“两不误”,在疫情有序防控下,在全镇开启对重点人群进行定期免费核酸检测时,借此契机开展了文明祭祀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发放倡议书、微信群宣传的方式,号召广大居民朋友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倡导绿色文明低碳网上祭祀,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三是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文体活动。丰富老百姓农闲娱乐生活,增添生活乐趣,结合本镇所辖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文娱特点和各个传统节日的民俗特色习惯,以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新农镇百姓的新风尚、新面貌。
新农镇下一步将继续通过村庄美、人情美,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主导和影响村民,传承传统美德、伦理准则和文化信仰,真正的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建文明村,创新精神文明载体模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并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