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王某欠我的钱,把我的微信删除了,电话也换了,钱还没还呢,我该怎么办?
法官,她应该还在网吧工作,可是具体是哪个网吧我不知道!这可咋办?
一边是原告起诉到法院
可是却没有被告准确的联系方式
如何送达成了难题
一边是案件进入执行阶段
被执行人玩起了躲猫猫就是不现身
让执行陷入了困境
别急,当法官
连续拨通第11通电话的时候
连续走访第17家网吧的时候
迎来了转机……
第11通电话
王某与聂某经人介绍相识。王某称其投资的项目缺少资金,向聂某借款13万元。因平时王某出手大方,聂某觉得王某很有经济实力,出于对王某的信任,用微信向王某转账13万元。王某向聂某出具一份借据,并约定还款时间。
聂某本想着借款到期便能如数归还,万万没想到王某在偿还了5.5万元后,便更换了电话号码,还将聂某微信拉黑,玩起了失踪。聂某将其诉至哈尔滨市双城区法院。
承办法官着手联系被告王某送达。由于聂某提供不出王某现在的电话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直接送达、电子送达均受阻,邮寄送达也因未妥投被退回。承办法官几经查询,联系上王某户籍地山西某村委会,经多次与村委会工作人员沟通,得知王某母亲在村中居住,但是王某常年不在家。这又使送达陷入了困境。

承办法官决定用智慧法院系统对王某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一一排查。首先对王某的历史涉案信息、身份信息进行查询,输入身份证号快速查询到王某的户籍信息以及其他通讯地址,同时在送达平台向运营商发送协助调查函,最终查询到登记在当事人名下的所有移动、电信、联通电话号码。
经过查询,系统显示王某名下登记有10余个移动电话号码,承办法官逐一拨打,在拨打到第11个电话时,对方正是“失踪”的王某。接到法院的电话,王某说话支支吾吾,在承办法官的反复询问下,王某终于承认了欠款的事实,并同意线上开庭,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
聂某表示,没想到多年的烦心事仅用十天就解决了,向承办法官送来了锦旗表达感谢。
第17次走访
江某在网络游戏中结识了爱好相同的柳某,两人在聊天中得知,他们的老家都是大庆市红岗区,且目前都在大连生活,觉得十分投缘,见面后不久就确定了恋爱关系。期间,柳某以支付房租、家人生病为由,先后多次向江某借款9万元。不久后两人分手,柳某非但未偿还借款,甚至不接听电话。无奈之下,江某将其诉至大庆市红岗区法院。法院经过审理,依法判令柳某返还借款本金9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但判决生效后,柳某仍未履行还款义务,江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经查控发现柳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江某称,柳某曾在大连某网吧担任网管,工资以现金方式领取。执行法官尝试拨打电话,柳某接听后强硬地表示不会还款,称“反正也找不到我,又能把我怎么样!”
执行法官一行驱车前往大连市寻找柳某,实地走访其曾经工作过的网吧和租住的房子后,证明江某所说的情况属实。执行法官判断,柳某大概率还在网吧从事网管工作,于是以其曾工作的网吧为中心开始排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排查到第17家网吧时,得到了柳某曾在该处工作的线索。但不巧的是,柳某已于前一天离职,且去向不明。网吧老板提到,听说柳某租住在附近的某公寓楼,但不明确具体地址。于是,执行法官一行来到辖区派出所请求民警协助。通过查询房屋出租登记信息,找到了柳某的现住址。看到“从天而降”的执行法官,柳某一脸错愕,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执行法官详细问询情况,耐心释法明理,严肃批评教育,郑重告知拒不履行生效文书确定义务的严重法律后果。柳某意识到自身错误,联系家人将欠款转到江某的银行账户内,案件终于执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