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冷风中的铁道“侦察兵”
2023-11-14 16:13: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11月1日上午9时,尹彦宇和10名技术骨干头戴防寒帽、手拿卷尺、笔记、胸前别上对讲机,从滨洲线龙江站出发,开始了线路调查工作。

  尹彦宇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务机械的一名助理工程师。每年春夏秋三季中,这个段2000多名职工和200多台工程机械车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各条铁道线上进行大修施工。进入冬季,又会组织技术骨干对线路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次年施工做准备。今年31岁的尹彦宇,已经是第6次入选参加此项工作,每到这时,他就经常说自己是一名铁道线上的“侦察兵”。

尹彦宇正在记录线路数据。

  “线路调查是对线路的基础条件、电务通信设施、轨道设备、周围环境等进行调查摸底,并形成报告,根据报告统筹安排施工组织和岗位分工,从而达到设备、人员、效率、质量最优化的组合。”尹彦宇说。

调查小组正在测量建筑限界。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建设,连接满洲里口岸和省城哈尔滨的滨洲线运量持续上升,此次线路调查不仅为明年施工组织提供数据,也为线路提质扩能的可行性给出参考信息。这次“侦察”中,尹彦宇和技术骨干们丝毫不敢怠慢,每一项数据都记录得十分详细。

  在这个调查小组里,包含了线路技术人员、测量人员、现场电话员和安全防护人员,大家各司其职,配合密切,拉卷尺、爬线路、做记号、记笔记……动作十分娴熟。防护人员和电话员时刻与车站保持联络,及时报告车辆通行信息,组织小组人员下道避车。“侦察”不一会儿,大家的手和脸就被冻得通红。“在线路上工作不像在城市里面,两侧没有建筑物遮挡,完全没有避风的地方,冷风吹得手脚和脸都冰凉。”尹彦宇说。

调查小组正在记录桥梁数据。

  到了中午,大家拿出背包里的面包和水简单地进行充饥,一口下去透心凉,大家就把食物放在衣服里用体温加热。条件虽然艰苦,可大家丝毫没有降低调查质量,组员们轮流吃饭,整个小组始终保持作业状态:该量尺的量尺,摆尺角度必须到位,绝不目测估计;该记录的记录,线路数据必须详细,绝不简化省略,大家严格按照调查表的要求进行填写。

  “道口长度14.5米,计划更换25根轨枕。”为了得到最准确的数据,他们每25米就要完成一次弯腰、下蹲、趴下、起来的循环动作,一天将近20公里的任务量,大概要循环1000多次,每天晚上工作结束的时候,贴身衣物都已潮湿,而脸上却被大风吹得十分干燥。

调查小组正在测量道口数据。

  在铁路线上行走不比平路,可谓是步步小心,不仅要提防藏在钢轨两侧的螺栓,还要忍受砟石硌脚的疼痛。“鞋磨破了,脚磨起泡了都是家常便饭。第一次跟着队伍调查的时候,袜子都被血泡染红了。”尹彦宇回忆到。有了先前的经验,每当进行线路“侦察”工作时,他都会在背包里准备创可贴。“家里的旧鞋这个时候也能派上用场,虽然老旧,但是跟脚,走完全程鞋磨坏了就直接舍弃了。”尹彦宇说。

  此次滨洲线调查任务达到了180多公里,意味着这样的工作强度他们已经持续了近半个月。尹彦宇和调查小组用坚定的步伐,为线路安全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足迹。(耿聃尹彦宇)

责任编辑:宋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