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0001号”个体户“邓钣金”的苦乐三十年
2009-09-04 09:55:05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舒 孙航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个体户“邓钣金”(资料片)

  东北网9月4日讯 个体汽车修理工邓振发,从“黑包工”到哈尔滨个体工商户0001号,再成为家喻户晓的“邓钣金”,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邓钣金身上折射着改革开放由兴到盛的伟大进程。

  如今,70岁的邓振发还住在南岗区一曼街,2003年“邓钣金汽车修配厂”废业后,他将一楼修配厂出租,二层三层是他现在的居所。2日,记者在邓振发的居所看到,黑漆“邓钣金”牌匾在阳台上横放着,客厅内的古董家具、墙上泛黄的老照片、奖状证书……这些上世纪的陈列品充盈着他对往昔的守望。晚年的邓振发痴迷于收藏,因为老物件总能让他想起人生巅峰———“邓钣金”时代。

  首吃螃蟹的“邓钣金”:“我是哈尔滨个体户0001号”

  “别人学五年,你到我这儿两年就出徒,可没好政策,任你有再好的手艺也白搭。”提起当年领照的情景,70岁的邓振发老泪纵横,手握个体工商0001号证照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它的分量。“‘文革’时,我被定成投机倒把、黑包工,生活陷入困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迎来了新生。”邓振发第一时间到工商部门办执照,成为第一个领取个体经营执照的人。

  1979年2月,邓振发在南岗区三姓街不到10平方米的砖房前,挂上了“大新街汽车钣金修理站”的牌子,为纪念这一天,他专门请人为他和家人在牌前合影留念。“这一天,所有来修车的人我都没收钱,就是为了表示对党的感谢。”在当时,汽车修配厂凤毛麟角,邓振发凭借着手艺、信誉越干越出名。

  盼管怕管的“邓钣金”:“向哈报问政策,从此踏实了”

  1980年,眼看生意越来越好,邓振发又害怕了。“党和国家对个体户的政策还会不会变?自己能不能又变回黑包工?我当时每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的就是这事儿。”苦寻答案的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途径,1980年11月,邓振发壮着胆子向《哈尔滨日报》寄出一封信。

  他在信中说:由于政府放宽了经济政策,使我这个有一技之长的汽车钣金工有了重新就业的机会。经工商部门批准,我已领取了个体营业执照。最近,我们几个人还准备集资合股扩大企业,但又都担心将来政策会不会变化;有朝一日,能否给我们定个资本家,真的有点猜测不定,特请编辑同志能给以答复。

  1980年11月17日,《哈尔滨日报》以“现行个体经济政策是否会变”为题,发表工商部门的公开答复:……个体经济是当做一种经济成分和其他经济一起并存于整个社会的。它的前途是社会发展情况相联系的……国家提出适当地发展个体经济,并且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方便其发展,这是从当前我国实际经济状况出发所制定的符合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长远政策。”至今,邓振发仍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报纸上的内容。

  精彩创富的“邓钣金”:“一锤子砸出一只烧鸡”

  邓振发告诉记者,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邓钣金”的名号逐渐被外界流传。借此契机,他将经营规模扩大,1984年,他的修配厂雇了20名工人,月收入超过2万元。“一锤子砸出一只烧鸡”成了外界流传他效益好的写照。提起这句话,“邓钣金”笑着讲出了由来:1984年的一天,一台前机盖张嘴的“皇冠”开进他的修理厂。车主问:“这车机盖合不上,能修吗?”邓振发告诉对方:“两分钟就能修好。”以为他夸口的车主表示,如果两分钟内修不好,就得免费修车。邓振发也跟车主打起了赌:“我出200元钱,两分钟修不好,我倒找。”不到两分钟,机盖严丝合缝扣上,车主心服口服地递上了200元说:“2分钟就能挣200元,这得卖多少只烧鸡啊!”邓振发高兴地说:“一锤子一只烧鸡。”

  随后,“邓钣金”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区先进个体户,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都曾对他作过大篇幅报道,“邓钣金”成为改革开放后创富的代表。

  急流勇退的“邓钣金”:“在山东选房,要落叶归根”

  1990年后,汽车修配行业涌入更多新鲜血液,促使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先进的管理经验、优秀的经营模式悄然更新着市场的大环境,近百家4S店落地,汽配一条街崛起,在市场竞争中,“邓钣金”的汽修厂慢慢走向平缓。凭借“牌子”吸引顾客的他凡事亲力亲为,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力不从心。邓振发坦言:“手艺人凭本事吃饭,图的是日子安稳、子女成才,管理大企业我可不行。”

  2003年,邓振发正式办理了企业废业手续,将修配厂地出租,过起了跟普通老人一样的平静生活。此时,曾被光环笼罩的“邓钣金”在记者眼中,已是一位颐养天年的老人,每天把玩着收藏的老器具,痴迷于唱家乡戏。邓振发还向记者透露,他正在老家山东选房,打算明年落叶归根。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