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7世纪,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边民就开展了边境贸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50年代,黑龙江省对原苏联在铁路、公路、河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上都有过通车、通航的往来。60年代以后,黑龙江省较长一个时期对外只有一个绥芬河铁路货物交接口岸。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俄经贸合作和边境旅游的发展,黑龙江省已获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达25个。其中,河运口岸15个(哈尔滨、佳木斯、桦川、绥滨、富锦、同江、抚远、饶河、萝北、嘉荫、逊克、孙吴、黑河、呼玛、漠河),公路口岸4个(东宁、绥芬河、密山、虎林),航空口岸4个(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铁路口岸2个(绥芬河火车站、哈尔滨内陆港)。
在已开通使用的20个口岸中,不仅具有铁路、公路、河运、航空等常规运输功能,还开辟了在全国边境口岸中独具特色的冰封期冰上汽车运输,明水期轮渡运输、流冰期气垫船运输、季节性直升飞机运输及江海联运、陆海联运。同时,几乎每个口岸都开辟了旅客运输业务。现已获准开通了11条水上客运航线、10条公路(含冬季冰上)客运线路、2条铁路客运线路、7条国际正班飞行航线和18条不定期国际直航包机航线,这些客运航线与俄罗斯、日本、韩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对接。
口岸详情:
河运口岸(15个):
公路口岸(4个):
航空口岸(4个):
铁路口岸(2个):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