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日讯 佳木斯市在全市教育系统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以虚带实、以上带下、以点带面,确保中小学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在活动内容上坚持以虚带实,提升教育服务功能。在学习调研阶段,各学校注重引导教职员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内涵要义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与把握,虚功实做,形成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升教育服务功能;在职业教育方面,以增强技能为主导,面向市场求发展,着力在办学方向、基础能力、增强社会吸引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上下功夫,做到了县域职业教育一县一品一特色,城市职业教育专业错位发展,特色办学兴校。比如,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努力争取国家、省市资金2549万元,启动了旅游大厦、汽车检测中心基地建设计划;在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上,与电机厂、煤机厂、首都国际机场等大型企业合作办学,今年全市职业学校招生突破8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做到了出口畅,入口旺;在基础教育方面,围绕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阳光教育年”活动,邀请了北师大、上海大学等5位专家教授为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改进了课程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标准化学校建设方面,注重均衡发展,确立了“培峰填谷,提升底线,整合资源,均衡发展”的战略定位,取消抽签择校,择校生人数由原来80%的比例下降至10%。
二是在活动过程中坚持以上带下,把落脚点放在基层。积极引导市、县两级教育系统机关党员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将落脚点放在基层,把学生、家长及社会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标准和尺子。教育系统机关党员干部坚持率先垂范,建立学校联系点,每名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分包3到5所学校,深入学校指导督促实践活动达30余人(次),帮助解决校舍扩建等15个实际问题。同时,各学校针对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纷纷组建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专人负责助学工作。目前,全市37519名小学生,23870名中学生,430名特教学生全部享受到免费政策,市区1660名低保家庭子女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5273名中职学生、普通高中贫困生和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得到资助,7282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免费就读在城区51所公办中小学校。
三是在活动方式上坚持以点带面,突出抓好薄弱环节。市委把学习实践活动试点经验作为教育系统全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样板,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离退休老同志中,依托老干部合唱队、健身队、舞蹈队等活动平台,组织召开了7次老干部座谈会,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18条,有效地发挥了老同志的余热;对外地和流动的教师党员,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方式与本人或其子女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并寄送相关学习资料57份,供他们开展自学活动;对暂时流入的教师党员,建立临时组织关系,要求其列席所在支部的学习活动,积极参加党员活动日活动;在学生党员中,结合庆祝建国60周年以及航天英雄翟志刚、刘伯明来佳市访问的契机,开展“学航天英雄、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了远大的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