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黑龙江实现鲟鱼养殖零突破 形成繁育养殖加工产业链
2010-01-17 14:01:3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张斯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历经16年,黑龙江省水产科研部门系统研究和解决了素有“水生生物活化石”之称的珍稀物种——鲟鱼的养殖关键性技术,形成了包括野生鲟幼鱼驯化、苗种培育、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增殖放流、商品鱼养殖、产品深加工和鱼籽酱出口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和产业链,不仅实现了我国鲟鱼养殖零的突破,并担当起鲟鱼产品生产和资源保护的双重责任。

  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了解到,我省在鲟鱼驯化繁育养殖方面已申请国家专利35项,研究成果极大提高了我国在鲟鱼研究方面的国际地位,攻克了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在国内首次进行了主要养殖鲟鱼的全人工繁殖。

  通过运用生理和生态学调控方法,我省人工培育的鲟鱼较自然状态下可提早1~3年达到性成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养殖施氏鲟的人工繁殖。通过不断完善取卵、授精、孵化工艺,平均催产率87.5%,受精率90%,孵化率74%,年繁殖鱼苗近2000万尾。逐步改变了依赖野生和进口鱼苗进行鲟鱼养殖的生产格局。经过7年的实践和完善,“活体取卵”手术技术已经成熟,手术成功率96%以上。活体取卵技术,用于鲟鱼养殖、增殖放流的人工繁育,对保护和科学利用鱼类资源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