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2月23日讯 嫩江县作为农业大县,坚持把城乡经济发展、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扎实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形成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为了加快城乡建设规划,嫩江县制定了《嫩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嫩江县功能区控详规划》、《嫩江县中心城镇规划》和《嫩江县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以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强力推进信息化新矿业为牵动,走嫩江发展特色之路,创建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示范县”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区、矿业综合开发区、生态功能保护区,“三大经济区”谋划发展,实施粮食产能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程、人才强县富民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创建文明滨水城市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十大工程”的战略规划。
如今的嫩江县,现代农业成果喜人。建设县、乡两级科技示范园区16个,粮食高产创建面积216万亩,绿色大豆和小麦基地分别达到100万亩,粮食总产实现91.14万吨。各类养殖小区达到85个,各类养殖大户(场)达到211户;大豆、小麦、甜菜、马铃薯和奶牛、生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相继建成,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矿业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大多宝铜矿开发项目已累计投入8.2亿元,北泰铜业完成二期扩建;国维星光煤矿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00万元。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编制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完成了《门鲁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等工作;植树造林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4%。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升级改造道路12条,铺设步道板9.7万平方米,铺设供热管线1.2万米、供热管线3884米、排水管线893米。基本建设总面积完成68.25万平方米,城镇棚户区改造1900户、14.27万平方米,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达到17.14平方米。亮化、美化同步跟进,绿化面积1.53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改造2510户、20.14万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69.2%,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1.4%。加快公路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G111国道建设进展顺利;前嫩公路、嫩黑公路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成264.9公里,10个乡镇实现了通畅,88个行政村实现了通达。嫩江移动公司新建基站58座、直放站9个,实现了全县140个村网络信号覆盖。
嫩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教育改革资源整合深度推进,投资7160余万元新建小学教学楼3.76万平方米;在农村相继撤销乡镇中心校8所、村小学及教学点86所。全县学校总数由169所精简到现在的63所,初步形成县办中学、乡镇办示范小学的基本框架。体育场改扩建全面完成,建成了黑河市首个塑胶跑道运动场。乡村两级卫生和计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投资800余万元对临江乡等10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9550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完成新就业4761人、再就业2186人,把城乡新增的2217户3295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