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三千多大学生弃领档案 专家:与利益相关应重视
2010-03-05 10:33:13 来源:牡丹江晨报  作者:郭爱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5日讯 小静是牡丹江市某高校2004届毕业生,毕业后她一直从事私立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接连换过两所学校。由于工作单位都没有向她要过档案,时间久了,她便把档案的事儿忘到脑后。不久前,她应聘到南方一所学校,学校承诺给教职工办理“三险”,同时评定职称与工资挂钩,但要求应聘教师从原单位将档案关系转过来。焦急地小静向毕业的学校打听档案的下落,被告知由于已经过了两年的择业期,学校不再保管学生档案。记者近日在对牡丹江市大学生弃档情况进行调查时了解到,像小静这种情况还有很多。

  我市有3千多份大学生档案弃领

  采访中,市人才服务局人事代理服务中心主任黄振兴告诉记者,像小静这样弃档多年的高校毕业生不在少数。目前该中心保存的档案达11600余份,其中高校毕业生的档案为5000余份,而目前有3318份学生档案无人认领和缴费,保存最长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转来的档案。

  像小静这种情况,可以到人才服务局来查询自己的档案,但由于“人档分离”多年,尤其是档案在自己手里的毕业生,档案工资和组织关系都很难补上,导致几年后仍是学生身份,影响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工龄及退休金的计算。

  随意弃档麻烦多

  档案,曾被人视为“身份证明”,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轨迹缩写,是对自己终生经历的忠实记录。然而就有不少人忽视了档案的重要性,从而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等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据黄主任讲,有了档案,就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等优惠政策,在办理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时,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而一旦放弃或自揣个人档案,则会造成记录断档,从而使个人利益遭受很大损失。

  市人才服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学生在校期间的档案称为学籍档案,一旦从高校毕业,持《就业报到证》到就业单位或人才服务机构报到起,学籍档案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是证明一个人身份、学历、资历最基本、最可靠的依据。档案材料包括初高中毕业登记表、高考志愿表、高校学籍、学习情况表、实习鉴定表等,此外还有学历证书复印件、转正手续、考核表、职称评定(报考)表、奖惩记录、出国记录及各种鉴定材料。还涉及党团关系、政审、调函等一系列材料。一个人退休后,其档案也不会被销毁,而是继续保存于所在单位或人才服务机构,直到死亡。

  一旦想要报考公务员,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及开具出国、考研等有关证明,都要用到档案。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