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公路近三年连续年均建设逾2万公里 成全国范本
2010-03-22 08:46:1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高勇 陈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十一五”前四年,我省共建设农村公路77665公里,完成投资316亿元,圆满完成了“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特别是近三年连续年均建设农村公路2万公里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日前,我省在全国农村公路电视电话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和示范工程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充分肯定,并号召各地学习借鉴。

  据了解,自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我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机遇,适时调整政策,将农村公路建设放在了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位,通过实行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建设管理模式,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省乡镇通畅率达94.3%,行政村通畅率达92.4%(不含农垦、森工),比“十五”末分别提高了34个、66个百分点,受益人口近2000万。

  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我省的主要做法是,强化政府主导,构建农村公路发展保障机制。一是实行“四长”负责制。成立了省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省长任组长,主管交通副省长、主管农业副省长任副组长,17家委、办、厅、局有关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省交通运输厅。市、县、乡三级政府均成立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常务工作的副职任组长,层层签订责任状,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充分发挥了建设责任主体作用。二是省、市投入专项补贴资金,仅2009年就达16.3亿元。三是县级政府多措并举筹措建设资金。各县(市、区)政府作为直接领导建设的责任主体,千方百计挤出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强化行业指导,构建农村公路发展运行机制。省公路局向各地派出了10个驻地推进组,深入施工一线进行“零距离”指导,在每年夏季进行“百日会战”,集中人力、物力加快建设速度;坚持开展质量年活动,实现了农村公路平均质量抽检项目总体合格率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的目标。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发挥农民监理作用,构建辅助工程监督机制;发动社会捐献,构建多方援助机制。

  同时,深化养护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养护管理机制。理顺体制,结合税费改革,整合各地现有公路管理站、地方道路管理站与小拖养路费征稽所。创新机制,县级公路农村站主要负责县、乡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和村级公路的检查指导;养护生产与管理机构剥离,组建农村公路养护公司,独立法人实体,企业化运作,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实行路基路面分开养护,大中修工程向市场化过渡,路面由养护公司进行专业化养护,路基养护、路面保洁、绿化美化工作由沿线农民群众承包。确定养护资金,明确了养护资金来源渠道。严格考核,省里实行季度抽检、平时抽查、年终考评,市里实行月抽查、季考核、年考评,县交通局、农村公路管理站实行日常巡查与月考核相结合,对省投资金逐级实行计量支付。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