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30日讯 连日来,多位市民向本报反映称,他们的个人信息莫名外泄,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
搬出新居只为躲避推销骚扰
正在筹办婚礼的陈女士,不久前和男友花了40多万元,在东风新村格林小镇买下一套住宅。
简装后,陈女士便入住了。可入住之后,她每天都会接到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更有甚者,有的业务员直接登门造访,打乱了她的生活。
陈女士说:“推销员敲开门后,不停地介绍他们手里的化妆品、营养品等。”
据陈女士回忆,最多的时候,一天有6名业务员来敲门,有卖保健品的、有推销家电的、有装饰公司的,虽然她一再对前来的业务员解释,自己家什么也不缺,可他们还是介绍个没完。
一气之下,陈女士带上出行物品,搬到了朋友家暂住。陈女士把这件事告诉给朋友后,朋友也感到很气愤。令她们费解的是,这么多业务员,怎么都知道她家的住址?
在朋友的提示下,陈女士才想起,她曾经在选房的时候,在多个售楼处留下过自己的个人信息,但她不明白,自己最终选中这套住房的地址,又是怎么泄露的?
换手机卡只为甩掉推销电话
与陈女士一样,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大学毕业不久的小谭。
小谭家在外地,毕业于大庆师范学院,为了找工作,他经常往来于人才交流中心。小谭的苦恼,也是在一次应聘之后开始的。
大约半个月前,小谭在参加一个应聘会后,手机开始不断响起,接起电话,对方就开始介绍自己的公司,刚开始,小谭以为是招聘方的电话,可是越听越不对劲,原来是推销员。
挂了电话,他并没太在意,可是这样的电话越来越多,小谭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和对方吵了起来,他问:“我的电话号码,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对方没有回答,而是挂断了电话。
无奈之下,小谭只能将手机关机,可是亲戚朋友想找他又联系不上,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他被迫换了个手机卡。
记者暗访原是商家资源共享
3月23日,记者以应聘业务员的名义,来到东风新村“翔发制冷”(一家销售中央空调的公司),与该公司的经理进行交谈。
该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新开盘的高档小区,必须要在客户装修前把商品卖出去,所以一定要有很广的客户源。
记者“请教”如何才能找到客户源,该经理表示,他们销售是有一定技巧的,并从桌上拿起一张表给记者看。记者在上面看到的都是人名、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
记者询问对方,这些客户资料是从哪里得到的?该经理表示,寻找客户源有以下几种渠道:从售楼处、小区物业、装修公司等处,很容易获得客户资料,但必须要和这些地方的人处好关系,有时也需要花钱买信息,有时候要和一些销售公司进行客户资源共享。
业内人自曝买客户信息价钱不等
小杨,让区某装饰公司业务员。
据小杨讲,他入行不久时,业绩不好,同事点拨他,要在个人信息上动脑筋。他找到某售楼处经理,表明来意后,对方告诉他,若想得到该售楼处登记的客户信息,需要花每条两元到五元不等的价钱购买。
小杨解释道,价高的客户信息是一些高档住宅的用户,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其他住户要好,所以直观判断,他们装修或者买家电的价钱也会贵一些。
小杨还告诉记者像他这种情况的业务员很多,自己每月的收入,要拿出一部分来购买客户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