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7日讯(记者 顾硕)记者7日从省工信委和省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全省工业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机制,加大生产要素协调保障力度,积极推进大项目建设,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出继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首季开门红。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1-3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称全省工业,下同)实现增加值875.5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9.5个百分点,比前两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11个市地(局)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鸡西、哈尔滨等8个市地(局)增速超过20%,牡丹江、双鸭山增速超过40%。2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橡胶轮胎外胎、金属切削机床、水泥、汽车等6种产品增幅超过30%。工业产品产销率97.9%,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比前两个月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34.4亿元,同比增长7.4%。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1-3月份,全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8.2亿元,再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长41.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6.6亿元,同比增长44.1%,占全省工业的69.6%。全省工业实现利税459.5亿元,同比增长98.2%,其中利润232.8亿元,同比增长109.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9.2,同比增加77.0点。全省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2.4亿元,同比下降28.2%;亏损面32.1%,同比减少4.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7.3亿元,同比下降20.5%;亏损面31.9%,同比减少4.2个百分点。
地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1-3月份,地方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6.6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利税76.3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利润32.3亿元,同比增加17.1亿元,增幅为111.8%,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5.7,同比增加25.0点。地方十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均同比增长,其中食品、林木等行业增幅超过30%;除纺织行业外,利润均同比增加,其中能源、冶金、建材行业利润均扭亏为盈,分别增加4.3亿元、2.7亿元和0.8亿元。
支柱产业快速回升。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支柱产业”的重点企业生产任务饱满。1-3月份,四大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4.7亿元,同比增长43.3%;实现利税428.2亿元,同比增长103.6%,其中利润218.9亿元,同比增长109.9%;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全省工业的86.7%、93.2%和94.1%,同比提高1.0、2.2和0.1个百分点。装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3%,利税增长30.8%,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79.5%、101.2%。石化工业,由于成品油以及主要化工原料、化肥等价格上涨,市场逐步回暖,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4.8%,利税增长12.1%。能源工业,受原油价格大幅回升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7.5%,利税增长1.6倍。食品工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5.9%,利税增长27.6%。
生产要素供需同步增长。1-3月份,全省原煤产量1943.5万吨,同比增长6.0%,其中规模以上煤矿原煤产量1864.4万吨,同比下降5.8%;煤炭销量1863.4万吨,同比增长3.8%。全省发电量2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工业生产用电量13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发电小时数1061小时,同比增加44小时;南送净输出电量16.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3亿元千瓦时。全省原油产量1008.3万吨,同比增长2.1%,原油加工量424.5万吨,同比增长9.4%,天然气产量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1%。受矿建和粮食运输需求增加带动,我省铁路货物运输完成运量4159万吨,同比增加411万吨,增幅为11.0%;铁路运输日均装车7568车,同比增长10.7%。
预计二季度,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及市场回暖等方面的拉动下,我省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