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1日讯 在近日举办的招聘会上,面对用人单位动手能力测试,技校毕业生刘浩面露难色,觉得在学校学的东西招架不住现场考官的测试。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一些民办技校盲目扩招,导致毕业生水平下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在哈市一家技校近日举行的招聘会上,刘浩拿着自己在学校的实习作品应聘。看了他的作品,企业招聘人员说,一看就知道是用他们企业四五年前已经淘汰的那款老式机器做的,当询问一些现代机器的使用方法时,刘浩表示没学过。
这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他们招聘数控专业的毕业生比较多,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距很大。这个专业学生至少有高中以上学历才能学好,学校也要有良好的实习设备。然而很多学校为了赚钱,招收初中毕业生,连实习设备都是外借的,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根本达不到企业用工需求。
据了解,我省每年高技能人才的缺口都在5万以上,目前全省共有技校100多所。为了市场这块“肥肉”,这些技校每年都要扩招几千,甚至上万人。但是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设备根本无法满足骤增的生源。记者走访了一些技校看到,一些学校除了桌椅板凳外,没有实习设备,有的是几个人在共用一台机器搞实践,使用的设备也是工厂淘汰的。“学校的硬件、软件都不达标,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技校的一名老师对记者说,“有的学校连教课的老师也是临时聘用的企业工人,上课时间还要根据该工人的工作时间而定。”
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企业对技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技术设备。一些学校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技术设备更新较慢,学生接触的都是一些陈旧的技术,跟不上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他们提倡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对接,以此提高毕业生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