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5日讯 据哈尔滨市松北区负责人介绍,“北跃”是再造一个哈尔滨,任务十分艰巨。要通过科技创新城建设,集聚省市科技创新资源,实现最大范围的成果转化,打造最具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使科技创新城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江北正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不久,“过江”就会成为冰城人要面对的未来生活内容。按照专家预测,不出5年,哈尔滨市越江日出行总量将达到198.5万人次。届时,过江通道能否满足市民的日常需要,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五年后每天近200万人次要过江
不久前,市有关部门完成了近、中期(2012年至2020年)松花江公路大桥交通需求预测,2015年、2020年越江日出行总量分别为198.5万人次和250万人次,专家们预计,其中半数需要从松花江公路大桥越江出行。
跨江通道出行产生量预测,是根据《哈尔滨市松北区分区规划专题报告———松北区对外交通专题研究》和《哈尔滨综合交通规划》做出的。跨江通道交通区主要依据哈尔滨市区和松北区的行政区域划分界限,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及未来规划利用情况进行划分。其中,江北区域分为环西片区、前进片区、中部片区、松浦片区、太阳岛旅游区等5个交通区和大庆方向、呼兰方向两个外区。江南区域按行政区与外环路围城区域分为道里、道外、南岗、香坊4个交通区。
专家们说,随着哈尔滨市“北跃”战略的推进及城市发展,哈尔滨市每天跨江出行的人群将日益增加,“过江”是否顺畅关系冰城人的未来生活。
过江通道影响松北高速交通圈
松北要建设面向省、市的行政、金融、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奥体服务体系,使新城成为面向省市的高端服务平台。为实现这个目标,目前松北区正在构筑“三横四纵”交通体系。目的是改善江南江北交通环境,打通和利民开发区的交通瓶颈,带动全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三横”包括:彻底打通拓宽万宝大道,东起松浦,西至万宝,带动科技产业园和松浦地区实现新发展;三环路延伸至西隔堤,为科技创新城加快发展等服务;加快沿江大道建设,构筑滨水景观大道。“四纵”包括:规划建设公路大桥西桥和大耿家立交桥,打通松北与江南和利民开发区的交通瓶颈;配合市政府推进松浦大桥建设,拓宽松浦大道至利民开发区;配合市政府实施三环西桥建设;规划拓宽江山路。
松北的路桥正在实现高速交通圈,但江南江北的过江通道,才是关系人们跨江出行的关键。
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段桥不够用
车在增加、过江的人在增加,江南、江北“往来”越来越密切,松花江哈尔滨段的跨江桥(通道)明显不足。就在冰城的上游,同样守着松花江繁衍生息的吉林市市区内,跨江桥达到了12座;冰城跨江主通道却出现了“栓塞”。
据了解,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与冰城尚有差距的吉林市,在流经市区的松花江上架起了临江门大桥、吉林大桥、江湾大桥、龙潭大桥、松江大桥等12座桥。该市的南北通行与冰城相比畅快许多。1986年8月竣工通车的松花江公路大桥,因为就近连接太阳岛及多条高速公路,当即成为冰城过江主通道。2006年,滨北公铁两用桥由于结构原因封闭公路交通后,松花江公路大桥成为哈市机动车过江交通唯一通道。近几年哈尔滨市过江交通流量猛增,大桥超负荷运行,2008年高峰时每小时交通流量达7434辆,车辆通行缓慢,交通拥堵严重。松花江公路大桥甚至为此取消了非机动车道,但仍无法根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另外,大桥南岸连接线采用环形引桥落地后接哈药路,引桥半径仅50米,通行能力弱,与二环路、友谊路、河鼓街高架桥等衔接问题导致交通冲突,经常出现“桥上不堵桥下堵”的现象。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上,过江的桥(通道)明显不够用。
规划10条过江通道分流过江人
根据近年来哈尔滨市交通调查分析结果,由于哈尔滨特殊的地理条件,随着城市建成区域向外发展扩大,跨江通道已成为市区交通的“瓶颈”。为解决过江交通“瓶颈”问题,实现“北跃”发展战略,哈尔滨市规划了10条过江通道(不含铁路)。
机动车通道包括: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四方台大桥、东段水泥厂大桥两个高速公路过江通道,三环西桥、松花江公路大桥、松浦大桥、滨北公铁两用桥、三环东桥、经纬街隧道六个城市交通过江通道。目前,绕城高速两座大桥已经建成,松浦大桥将于2010年建成,三环西桥计划于2011年建成,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幅(新桥)及滨北公铁两用桥计划今年开工建设,其余通道建设规划于2015年以后分期实施。客运轨道通道包括: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和四号线,均为规划建设。
据有关专家介绍,按照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划分,绕城高速的两座松花江大桥主要承担公路长途过境交通。规划中、在建中的三环西桥、松浦大桥和滨北公铁两用桥位于主城区的边缘,主要服务城市东、西两侧城区的交通出行。松花江公路大桥由于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仍将是松北区中央商务区、呼兰利民开发区与江南主城区之间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