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县坚持“四化”
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依兰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实施以“创新突破、追赶超越”为主题,创建“十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十好”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调动激发基层组织和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创先争优活动行业化、具体化、实效化和常态化。
1、紧密联系实际,分类指导行业化。一是分行业制定方案。在制定全县创先争优活动总体意见基础上,分行业出台农村、社区、国有企业、“两新”组织、机关、教育卫生事业单位创先争优活动子方案,分板块确立活动主题和实践载体。农村党组织重点开展“五个工程”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重点开展“四个一”活动,国有企业党组织重点开展“四强四优”活动,“两新”党组织重点开展“双创双扩”活动,机关党组织重点开展“三过硬、四模范、五创建”活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党组织重点开展“三注重三争做”主题实践活动。二是分行业成立指导组。全县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分类方案,成立5个检查指导组,突出行业特征,强化分类指导。三是分行业建立联系点。建立领导干部分管单位联系点制度,对联系点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适时进行讲评,实事求是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联系互动,对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及时提出批评,限期加以整改,避免活动走过场。
2、明确操作内容,方法步骤具体化。一是做到活动主题明晰。依兰县创先争优活动以“创新突破、追赶超越”为主题,以创建“十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十好”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十强”,即班子凝聚力强、队伍战斗力强、推动发展力强、突破创新力强、引领带动力强、制度约束力强、优质服务力强、构建和谐力强、廉政自律力强、社会影响力强;“十好”,即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好、工作业绩好、开拓创新好、团结协作好、服务群众好、无私奉献好、遵纪守法好、道德品质好、群众口碑好。二是做到创争标准具体。针对不同活动主题,积极推行党员“岗位承诺”、“星级评定”等办法,分别明确机关、教育、卫生等6类党组织和在职、无职、农村、企业、流动、离退休等6类党员的创先争优具体标准。三是做到创争类型明确。根据基层党组织特征和党员差异,分别组织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十强”先进党组织、“服务三农技术能手”、“师德标兵”、“人民满意白衣天使”、“十佳村官”等10余种全县性的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评比类别,广泛调动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四是做到创争程序规范。围绕创先争优活动的“四个步骤四个环节”,对公开承诺方式、具体工作任务、领导点评重点、参评群众范围、考核方式方法和评选表彰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有序开展。
3、深入推进落实,创争业绩实效化。一是在解决问题中推进落实。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照“十强”、“十好”目标,广泛开展“大讨论”,查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并作为公开承诺的重要内容,向群众公示,监督整改落实。二是在共建共促中推进落实。指导基层党建示范点和后进基层党组织结成100个共建对子,把基层组织创先争优业绩作为结对共建的重要内容,实行捆绑考核,激励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在督查点评中推进落实。把日常暗访督查作为领导了解情况的重要方式,确保点评更具针对性,更能切中基层组织和党员实际。全县动员会后,县委领导分别带队,采取不提前打招呼的方式,分别参加各单位的动员大会,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4、注重抓好结合,活动开展常态化。一是与推动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抓学习实践活动后续整改、与实施依兰县经济社会发展“七大目标”、与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实施“双十双百亿工程”、加快“一区四园建设”的发展战略等全县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在开展活动中推进工作,以工作成效检验活动业绩。二是与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紧密结合。把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学赶帮超”、“五学五促”等经验做法和长效机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深化和完善,注重保持工作连续性,避免口号化、形式化问题。三是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紧密结合。组建创先争优活动宣讲团,深入各乡镇、县直相关党委及企业进行理论辅导,带动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着眼提高广大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本领,着力营造全员学习氛围,要求党员干部每周学习不少于2次,其中周三、周五下午为固定的学习时间。同时,开展“荐书、读书、论书”活动,努力营造全员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