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0日讯(记者 顾硕)20日,省工商局、哈尔滨市工商局对哈尔滨市道外区南头道街、南和街、南勋街市场的10家一次性塑料餐盒销售商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对35个批次的餐盒进行了抽样检验。省工商局将适时公布检验结果,发布消费警示,并对销售环节的不合格一次性塑料餐盒依法进行查处。
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也越来越注重吃的健康,一次性可降解餐具被广泛使用和青睐。然而,人们在享受便利安全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劣质包装物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危害。为此,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省工商局决定利用半年左右时间,在全省流通领域集中开展一次性塑料餐盒专项整治,切实加强对一次性塑料餐盒销售商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销售未获得生产许可证、未在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标注QS标志一次性塑料餐盒的违法行为,并根据相关部门通报,对销售环节的不合格一次性塑料餐盒依法进行查处。
据了解,我国已有980多家一次性餐饮具生产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调查统计,目前市场上有近八成的可降解餐盒为假冒产品。从成本上说,可降解餐盒每个成本为0.2-0.25元,而假冒可降解餐盒每个成本仅为0.07元。由于生产成本相差三、四倍,加上一些制造商瞄准了消费者青睐可降解餐盒的心理,用废弃塑料制成的餐盒冒充可降解餐盒,从而造成一次性餐盒市场鱼龙混杂。目前市场上仍有部分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量流通。有些企业只取得了一种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却在多种产品上印制许可证编号,欺骗消费者。有些企业获得许可证后,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甚至使用来源不明的废塑料。
专家介绍,劣质餐盒上带有大量滑石粉和碳酸钙,这些物质不能被胃酸溶解,也无法被代谢,与食物混合吃下去后始终停留在体内,会形成结石。如果餐具里含有工业石蜡,甚至可能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