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作物苗情好于上年 做好促早熟和防虫防涝
2010-07-22 09:06:13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桂英 张斯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记者从省农委获悉,目前全省各地作物长势良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近年来苗情最好的一年。省农委有关专家分析预测,“如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今年有望又是一个丰收年”,但专家同时强调,即便苗情好、长势旺,各地后期一定要做好“一促三防”,才能使丰收愿望变成现实。

  根据各地农情调查统计显示,当前全省各地作物长势喜人,苗情明显好于上年。粮食作物一类苗比例大幅增加,二、三类苗比例明显减少。粮豆薯一类苗占播种面积的94.2%,同比提高11.3%。经济作物一类苗占播种面积的94.8%,同比提高9.1%。全省各地市一类苗大部分达到90%以上,其中农垦、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等地区一类苗达95%以上。

  进入7月中旬,我省小麦已进入灌浆期,目前长势良好,平均株高达50~60公分。水稻分蘖已经结束,其中第一、二积温带长势较好地区平均株高达55~60公分,北部地区平均株高也在45~50公分。第一、二积温区玉米已经进入大喇叭口期,长势较好的平均株高在140~160公分左右、14~15枚叶片,北部地区进入拔节期,平均株高在100~120公分、11~13枚叶片。全省大豆的平均株高在35~48公分、每株有6~9片复叶。专家综合分析各地农情认为,当前作物苗齐、苗壮,苗情较好。

  虽然当前全省形势乐观,但农业专家称要获丰收仍需做到“一促三防”。首先要采取综合措施促早熟。对于水田可采取间歇灌水、追施粒肥、养根护叶等措施,以保证作物的安全成熟,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旱田地块的农户可适量增加铲趟,根据地块和作物追施适宜肥料,确保弱苗后期的健康生长。对于作物徒长的地块要防止倒伏和贪青晚熟,可采取喷施硫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等措施,进行化控处理。此外,要做好各类病虫害田间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重点注意对玉米螟、大豆食心虫、水稻稻瘟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防控局部旱涝,对于未解除旱情的龙江、甘南、泰来等地,可继续浇灌。在预防暴雨产生渍涝的同时,还要预防7月中下旬可能出现的低温时段对水稻结实的影响,并做好秋早霜的预防工作。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