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0日讯 日前,两名小学五年级男孩在看护班里打闹,造成一名孩子摔伤脚部骨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放暑假后,不少双职工家长将孩子送到看护班去“寄存”。但哈尔滨市目前市场上很多看护班都是私人开设的,没有任何资质和执照,也缺乏有效的监管,让家长难以放心。
市民赵先生说,他和妻子工作都很忙,每到暑假,都会把孩子送到看护班去。不久前,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小宁在看护班内跟同学打闹,结果摔伤了,到医院检查脚踝部骨折。
日前,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对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几家看护班进行走访。在道里区安发街一居民区的一楼看到窗户上贴着“看护”两个不干胶大字。记者称想送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此看护,一名中年妇女热情地表示“没问题,这里有好几个二年级的孩子,可以一起写作业”。记者注意到,这个班级是居民住宅的一间房屋改造的,屋内有10余张简易课桌,房间里挤了20多名孩子。一名正在厨房忙着炖菜的老年妇女说:“我家做菜可香了,孩子们都爱吃”。
据了解,暑假看护班多数开在中小学校园周边的居民区内,平时这里都是提供孩子们中午吃饭和晚间看护的“小饭桌”,到了暑假便扩大成“看护班”。看护班负责孩子中午的午餐,每个月收费根据规模大小和伙食费的高低从600元至上千元不等。记者询问一些看护班的业主,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和工商执照。对方都回答:“现在的看护班都没有执照,全是老客户,孩子在这儿待了好几年了,家长都放心。”
对于假期看护班的火爆现象,一些家长表示,这说明学童看护有市场需求,家长和孩子都需要。但是看护班多数是无照经营,处于“监管真空”状态,令家长难以放心。对此,家长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将看护班规范管理,根据相关法规和条例为其办理合法手续,使看护班得到有效的监管,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