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黑龙江省在推进工业发展中,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把科技进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905.5亿元,增长12.1%。工业生产逐步回升向好。
2009年是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战略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全省制定了装备、石化、轻纺、医药、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7个重点产业的振兴方案。
对传统产业,黑龙江省提出进一步用高新技术加以改造、提升。特别强调要做大做强食品产业,把粮食大省变为食品工业大省。全省确立重点发展粮食、乳品、肉类、马铃薯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进一步壮大北大荒米业、飞鹤乳业、完达山乳业等一批龙头食品加工企业,培育新增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5家,确保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
今年,黑龙江省又出台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确定六大新兴产业到年底主要指标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水平的目标。为推动六大新兴产业发展,黑龙江省实施了工业“双百工程”,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两大类共10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建设。目前,已有建龙化工160万吨焦炭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大庆石化120万吨乙烯改扩建等84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哈飞赛马乘用车产业化等10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此外,还成立了大豆、乳业、动力装备、生物医药等9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了年产200套兆瓦级风力发电变流器等50个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科技攻关,突破和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现已获得34项国家专利。全省启动了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一带两区四基地”建设。哈尔滨铝镁合金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已上升为黑龙江省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齐齐哈尔重型机械装备、哈尔滨汽车制造、大庆石油石化装备制造等成为国家级科技特色产业基地。这些调整措施,促使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