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85期
2010-11-01 15:44: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牡丹江市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五个作用”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牡丹江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在“铸就升华城市人文精神,点燃干事创业激情,追赶跨越式发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关注群众生活”五个方面当先锋、创佳绩,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在铸就升华城市人文精神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牡丹江“自强不息、创新创业、开拓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鼓励、带动党组织和党员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中创先争优。一是扩大品牌效应。把党建品牌创建理念拓展到全市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紧紧围绕建设“北方历史文化名城”,以威虎山影视城为依托建设北方影视基地,以镜泊小镇为龙头推进小城镇建设升级,积极打造渤海文化、流人文化、党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扩大党建服务领域,提升城市人文精神内涵。二是优化发展环境。丰富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围绕“讲党性、树新风、优环境、促发展”,开展“五型”(学习型、效能型、节约型、清洁型、服务型)机关创建和“五比五看”(比前后变化,看发展成就;比先进地区,看目前差距;比先进人物,看自身不足;比弱势群体,看个人所得;比干事创业,看工作激情)等活动,命名表彰市级党员先锋号200个、党员先锋岗1000个,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三是营造舆论氛围。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弘扬城市人文精神,宣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各行各业创造的崭新业绩,各个领域涌现出的先优典型,使党员干部创有目标、争有方向。活动开展以来,在各类媒体设立创先争优活动专栏4个,印发专刊17期,报道典型事迹22个,刊发工作动态47篇,在全市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2、在点燃干事创业激情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激情创业、激情发展、激情城市”为动力,强化创先争优、创新创业的推进机制,全面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创争动力和干事活力。一是强化分类指导。按农村、社区、机关等领域成立7个专项督导组,指导各地分领域制定方案、确定主题、设计载体,并对活动推进情况严格把关。组成4个督查组,深入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对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建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引导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党组织负责人示范引领作表率。二是加强执行力考核。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党的执行力建设相融合,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力情况考核办法》,注重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等中心工作中检验党组织“创先”成效,考核党员干部“争优”表现,实行行政问责、目标考核、评优评先、经济利益“四挂钩”,组成3个考核组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执行力专项考核,切实把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行动聚集到新一轮追赶跨越上。三是推进全民创业。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搭建“牡丹江发展讲坛”、“星期六讲坛”、“网上论坛”等学习平台,培训党员干部11.27万人次。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出台鼓励全民创业实施意见,提供小额贷款担保5000万元,争取小额贷款1亿元,党员干部带领社会群众领办创办实业,形成全市上下干事业、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上半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5000户,新增就业3.9万人。

  3、在追赶跨越、“超千破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找准定位,创新载体,率领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努力把活动成效转化为追赶跨越成果。一是明确发展目标。以大项目建设、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在年初确定三年“超千破百”目标基础上,明确全口径财政收入三年再翻一番的目标,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指明了方向。二是开展创争活动。把体现地域特点、推动追赶跨越、符合党组织和党员实际作为根本出发点,确定了“开拓创新、激情创业、科学发展、追赶跨越”的活动主题,设计了“在新一轮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和实现超千破百目标中当先锋、作表率”的活动载体,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解放思想上率先垂范,在创新创业上奋勇争先,在加快发展上争当排头。三是推进经济提速。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新一轮追赶跨越的主战场,发挥攻坚破难主力军作用,从挖潜增收、项目建设、工业裂变、园区建设、新兴产业五个方面推进经济纵向提速、横向扩张。上半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一。

  4、在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与党的建设统筹协调发展。一是实行“1+1”结对。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一批由100个市直单位党组织采取“1+1”方式,与100个相对后进或薄弱的村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二是构建“五联”模式。发挥市直单位职能作用,构建“党政机关联班子软弱涣散村,经济主管部门联集体经济薄弱村,涉农部门联产业发展滞后村,帮扶能力较强部门联基础设施落后村,政法部门联社会矛盾突出村”的“五联”模式,集中破解五种类型村难题。三是推进“五共”活动。城乡结对共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书”,开展基层组织共融、集体经济共谋、产业发展共育、基础设施共建、社会矛盾共解“五共”活动,最大限度整合城乡资源,全方位进行共建。目前,市直共建单位已深入共建村400余人次,向共建村投入资金、物资60余万元,促使49个后进薄弱村实现明显转化。

  5、在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疾苦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建设和谐幸福牡丹江”为主题,努力把党组织的“创先”目标和党员干部的“争优”追求体现在为民服务上,着力解决群众企盼最热切、呼声最强烈、生活最需要的问题。一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全市创先争优保障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民生重大问题。把民生工作纳入活动联系点重点内容,建立9个市委常委联系点和443个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领导干部大下基层体察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上半年,市委常委平均深入联系点3次以上,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66件。二是办好“利民实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促和谐,办好30件利民实事”主题活动,建立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安居工程、便民服务等6类党组织责任区56个,党员示范岗220个。目前,30件利民实事有24件完成形象进度或正在推进中,其中棚改项目启动9个,廉租房配建落实2170套,使群众切身感受创先争优实效,得到实惠。三是开展“爱心基金”捐助活动。对“低保边缘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采取特殊照顾政策,成立“牡丹江市志愿爱心帮扶协会”,党员干部带头捐款,企业家、社会团体和市民广泛参与,募集善款2245万元,帮扶暂未纳入社会保障特殊困难家庭1103户,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