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25日讯 春耕以来,佳木斯有9万多台(套)各种农机具参与整地、播种、插秧,勾勒出了一幅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的春耕图。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组成7个督导组,深入各县(市)区检查督导春耕,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将春耕作为第一工作要务,也成立了备春耕督导检查组,深入到乡镇村屯,指导春耕生产,抓好水稻扣棚育秧、春季整地等工作。
结合“千万亩、百亿斤”水稻发展规划,本着调高粮食产量,调高种植效益的原则,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今年,全市计划播种面积1887.6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预计达到574.15万亩,较上年增加128.93万亩;玉米播种面积预计达到527.14万亩,较上年增加58.55万亩;大豆播种面积626.33万亩,较上年减少209.82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4.49万亩,落实蔬菜播种面积56.75万亩,比上年增加27.95万亩。今年,全市水稻育秧大棚栋数达到94925栋,较去年增加33400栋,增加比例达到54%;春耕期间种植业投入资金50.1亿元,较上年增加15.28亿元,增加比例达44%;农民新购置农机3500台套,并继续增建千万元以上农机合作社。
组织开展了向农户送政策、送科技活动。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共举办科技大集38次,发放各类科技书籍和技术资料15.4万册(份),举办广播电视讲座235期,培训农民40.2万余人次,培训专业技术干部900余人次,乡村干部2370人次。进入4月,该市利用省委组织部系统开展的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活动,开展科技培训服务,4月21日在全省全程直播的佳木斯市利用3G卡开展网上田间现场培训活动,开创了我省“网上田间现场培训”的先河。目前,全市各级科技园区达到850余个,新建水稻智能化育秧小区15个,育秧面积达45.9万平方米,园区面积达到百万亩以上,辐射带动面积达到千万亩以上。寒地水稻三化栽培技术、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为重点的20余项农业生产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