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8日讯 题:“五尺扫把”谱写奉献者之歌——记南岗区城市美容师刘玉梅同志
柏凡露 记者张强
自1994年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清扫岗位,刘玉梅在环卫战线上一干就是17个春秋,工作中,她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弘扬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她把美好年华献给了执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五尺扫把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者之歌。
爱岗敬业,竭诚奉献。刚到环卫局上班时,周围的人不理解她,她却甘当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正如她现在所说的“干一件事,就要把它干好,把它干好就会很有乐趣”。工作中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脏活累活抢着干,哪里街路污染量大,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秋季菜叶、树叶、葱叶成堆,她主动清理,抢先抓早;冬季清冰雪连班作业,从不抱怨。由于工作成绩出色,2000年她被任命为革新小队副队长,走上新工作岗位后,她更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配合正队长工作。每天她骑车巡视的身影遍布辖区的大街小巷,随时随地解决街路出现的问题,由于她勤于钻研、吃苦耐劳很快就熟悉了业务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独立跟班作业。
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02年刘玉梅被派到芦家一队任队长,主抓小队全面工作。芦家一队背街巷道多,小队又严重缺员。刘玉梅到任后每天坚持逐街逐巷巡视,无论走到哪里,看到没扫完,她都会马上拿起扫帚与工人一起完成作业;为了确保工作质量,她每天坚持早来晚走,经常从凌晨3点多开始工作到晚上7、8点钟,一干就是十五、六个小时。由于长年在街路巡视,她的腿因劳累过度患了脉管炎、足跟痛,走起路来钻心的疼,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打上封闭针,一瘸一拐的坚持工作,实在坚持不住了,爱人给她买了一台电动脚踏车。冬季清冰雪是最劳累的,工作量之大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知道,刘玉梅每一场雪都连续三班作业,和职工们顶风冒雪奋战在第一线。为了加快清运冰雪速度,她每天凌晨3点前到岗,巡视现场后,合理调配安排人员。并且按照清冰雪指挥部统一指挥,不分份内份外,哪里需要就到哪去,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清雪任务,毫无怨言。刘玉梅小队负责的清雪路段长江路是主干路,标准与质量要求特别高,时间紧,任务重,为抢前抓早完成任务,她与爱人商量将自己家机动车调来为单位无偿倒雪,有了机动车帮忙,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倍,还减轻了小队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在她的带领与感召下,小队职工劳动热情高涨,每次总是第一个完成清雪任务。
开拓创新,革新创业。2007年12月,南岗区城管局实行的“扫保一体,网格化管理”,在芦家一队率先试点,刘玉梅在工作中刻苦钻研,不断创新,使新工作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并将成功经验介绍给其他作业队伍推行。城管工作实行改革后,于2010年1月街路清扫保洁试行内部承包,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大队领导将她调任革新小队任队长,将小队做为改革试点,她又不断摸索新工作方法。因革新小队地理位置重要,辖区有全市样板街中山路,同时也是省政府所在地。开展清扫保洁承包试点工作后,她每天起早贪黑,摸基础数,做职工思想工作,多次召开职工大会将改革的意义、当前形势等及时传达贯彻到每位队友,使全小队统一了思想;改革中,她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因人而异,正式职工张云霞原是负责中山路的保洁员,工作不积极,不愿干清扫工作,她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讲解改革细则,张云霞工作热情高涨,现任任务量最大的市场清扫组组长。临时工刘忠学原是清扫员,负责中山路、光芒街、比乐街、人和街等路段的清扫工作,刘玉梅看他能力强,将其提拔为清扫小组长,他的工作积极性高涨,带领组员主动工作,下班后经常义务加班,保证了责任区的环境卫生质量。通过刘玉梅不断探索,小队工作井井有条,成为了大队的改革先锋。
节俭为公,热心公益。2005年初,因华山路打通工程,小队仓库动迁,扫帚等很多工具没有地方放,为了不给大队领导添麻烦,她发动全队职工捡板子、拾木头,到爱人工作的地方捡回不用的苫布,又要了一些木方。在不耽误正常作业的情况下,带领小队职工利用休息日,在宣威街一处废弃地盖起了一个70多平方米的简易仓库,解决了车辆、工具存放的难题。她不仅工作干得出色,还热心公益事业。2005年,她得知家住大成办事处中和社区困难学生钦培夕,姐姐瘫痪,母亲有糖尿病、心脏病,从那以后,刘玉梅在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每年资助钦培夕800元,过年过节也都去看望。
关爱职工,乐于助人。刘玉梅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职工王福荣大手术,她自掏腰包买水果去医院看望。职工王飞作业时突犯肠梗阻,刘玉梅打车将他送去医院,并垫付手术费,医生说亏得送得及时,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小队有3名无家可归的临时工,她想方设法给他们找住处,解决生活后顾之忧。夏季为了防止职工中暑,她每日把煮好的绿豆水、糖茶水亲自送到一线工人的手中。在职工心中,她是一个好队长,是职工的贴心人,可对于家庭和孩子,她心怀愧疚。孩子两岁半就被独自留在家中,爱人每天接送孩子上学,为其洗衣服做饭,生病时总是爱人陪孩子上医院,每当孩子央求她陪伴时,她总是无言以对。2004年,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时,刘玉梅是在工作一线,安排完工作后赶去医院,连父亲最后一眼也没来得及看。
刘玉梅经常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要大家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城市环境一定能搞好”。刘玉梅正是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感动职工,在职工中树立好的榜样。每天的晨曦中她第一个迎来阳光,暮色中她最后一个送走夕阳,风雨中有她弯腰清掏的身影,烈日下有她挥帚扫地的唰唰声,刘玉梅把几十年的光阴奉献给了环卫事业,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也没有动人的豪言壮语,她平凡朴实,不求索取,像一棵小草,默默地把春天奉献给人们,她无愧于一名“优秀的城市美容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