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7月6日讯 (记者 吴萌 王蕊)近日,从哈尔滨市几家大医院传来消息,因为外出游玩,在野外被“草爬子”叮咬的事情时有发生,已有威胁到生命的病例。
在黑龙江森工总医院,记者见到了图强林业局员工刘士山,上个月他在林区照常工作时被数十只草爬子咬过,过了一周的时间,他就出现头疼、高烧、肢体无力,甚至出现了意识混乱的情况。幸运的是,经过救治,目前他的意识和肢体已经开始恢复。
而32岁的吕宝艳就没他这么幸运了,来自大兴安岭地区的她6月25日入院后,突然出现四肢无力,并突然昏迷、没有血压等症状。经过10多天的抢救后,她才逐渐开始恢复意识,四肢也仅仅才能动一动。
据森工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洪波介绍,每年医院收治被草爬子咬伤的病人可达200-300人,主要都是来自林区,而今年医院收治的像吕宝艳这样的重症患者较多,较比往年死亡率要高。而这些病人多数是被携带森林脑炎病毒的草爬子咬伤所至。
杨洪波介绍说,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多见于森林地区,流行于春、夏季节。森林脑炎潜伏期7-21天,一般10-15天易发病,轻型患者起病缓慢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耳鸣、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重型患者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或过高热,并有头痛、恶心、呼吸感觉过敏、意识障碍等,迅速出现脑膜刺激征,数小时内进入昏迷、抽搐、延髓麻痹而死亡。发热一般在38℃以上,大多持续5-10天,以稽留热为最常见,也有呈双峰热或弛张热者,偶有出血性皮疹,部分病例出现心肌症状。
“并不是所有‘草爬子’都带有诱发森林脑炎的病菌,只是很少一部分携带病菌的‘草爬子’叮咬人后,被咬者才可能诱发森林脑炎。据统计,被叮咬后发病的只占1%。”杨洪波表示,尽管进入7月,而草爬子咬伤事件频发,建议市民进入林区或者深山的旅游者要穿好防护服,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皮肤尽量少裸露在外面。
另外,在林间或野外被叮咬后,其实不必惊慌,应该立刻用烟头等刺激被咬的地方,可能会使之自动脱落出来,但是切忌用手往外拽,因为“草爬子”的头部有钩,会钩住皮肤,如果尾部被拽出,头部仍然会在皮下继续吸血,反倒不好取出。一旦被“草爬子”侵袭并出现发热、呕吐、抽搐等临床症状,须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不能耽误时间,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