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冰城七成多市民感觉比较幸福
2011-08-04 09:48:06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调宣 姜雪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4日讯 据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对市区居民幸福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七成多市民自感比较幸福,比2009年和2007年的同类型调查略有上升。影响幸福最突出问题是收入和食品安全。

  青年人和老年人幸福感最强

  调查显示,多数市民对生活持比较满意的态度,总体幸福感得分为75.5分,高于“一般”介于“比较幸福”区间。这一数据比2009年和2007年的同类型调查结果分别提高了1.1分和1.3分。其中,七成以上市民自感比较幸福,青年人和老年人幸福感最强。从不同年龄看,幸福感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状态:最年轻的18-25岁和最年老的60-70岁两个年龄组的幸福感超过中年人,为77.6和76.3分;中年的36-45岁为75.9分,稍高于平均水平,46-55岁这个年龄组的幸福感最低,为73.9分。这是因为中年人处于社会各个领域的最前沿,相对于青年人和老年人,他们的工作压力最大;在家庭中,他们是顶梁柱;失业人员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年龄段。

  幸福感与收入呈正相关

  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幸福感也越高。学历较低的高中以下的幸福感为72.7分,中专为73.3分;大专为77.2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被调查者幸福感最高为83.3分。另外,收入与幸福感呈正相关,有工作者幸福感高于无业者。调查显示:个人月收入不足5000元时,幸福感随着收入增加而提高,500元以下为68.7分;501-1000元为71.1分;1001-1500元为73.7分;1501-2000元为76.0分;2001-3000元为78.8分;3001-4000元为82.0分;4000-5000元组幸福感最高为87.3分。当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时幸福感有所回落,为85.0分。上述数据表明:幸福指数呈现出阶梯式增长,也充分体现了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性。当收入突破5000元之后,收入对于幸福程度的解释力度变弱。

  不幸福主因是收入和食品安全

  调查显示,收入不够多(56.8%)是影响市民“不幸福”最为重要的指标;食品安全(32.6%)对幸福感产生的影响力位居第二;住房不满意(13.4%)、身体不健康(13.2%)、交通拥堵(10.8%)对幸福感的影响也比较大;以下分别是卫生状况(6.2%)、工作不顺心(6.0%)、医疗条件(5.6%)、空气质量(4.2%)、家庭不美满(占2.0%)、生活便利程度(1.8%)、治安状况(1.6%)、生活没目标(1.2%)。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