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通河三措并举迈向水稻强县
2011-10-11 09:55:3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杜怀宇 张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记者(左一)在丰收的稻田里采访农民。
 

  黑龙江日报10月11日讯 秋日,碧蓝的天空下,通河县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弯了腰的金黄稻穗正等待收获,近处收割机旁农民们盘算着今年的收成。

  在乌鸦泡镇联合村李春玲家的水稻田里,记者看到她们一家人正忙着收割水稻,往年拿着镰刀弯腰割稻的李春玲用上了收割机。她告诉记者,她家新买的收割机,这大家伙一天就能收割75亩地,要靠人收割一天也就一亩多地,大机械省时又省力效果还特别好!说话间,收割机喇叭声响了,仓满了,一旁的拖拉机迅速跟上,将收割好的稻穗及时装车。

  李春玲家今年种了105亩水稻,2010年亩产达到550公斤,今年初步估计亩产增收50公斤,将达到600公斤,增收源自科技育苗。顺地里抓起一支稻穗,李春玲掂量着说:“你看看,这颗粒多饱满。”

  据了解,通河县有农田180.2万亩,其中水田120万亩,人均占有水田近10亩,居全国首位,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0年,该县粮食总产达到12.9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011元。

  近年来,通河县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建设,超前谋划部署增产增效措施,确保了粮食生产连续六年实现突破性增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保持了15%以上的增幅。这样的增幅得益于该县的三项措施。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样

  2010年通河县启动实施了以太阳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工程14项,总投资达3亿元以上,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太阳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整合了国家级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提水泵站工程和3.4公里渡槽项目、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资金1.6亿元,控制面积6.25万亩,其中改善灌溉2.1万亩,新增水田3.02万亩。

  通过强化水利工程,全县水田可控面积达到60万亩,保灌能力达45万亩。发展大型农机合作社10个,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达2.1万台(套),总动力58.1万千瓦时,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加快了中低产田改造进程,累计改造中低产田35万亩,改造面积实现增产15%以上。

  水稻智能化育苗抢农时

  通河县突出实施早育早插、育壮秧插壮苗的科技攻关战略,投资1100万元建设全县首个智能化育苗园区,今春为2000余户、11.2万亩水田提供了优质秧苗和芽种。以此为牵动,全县育秧大棚发展到3.2万栋,大棚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水稻插秧比历年提前10~15天,亩均增产达百斤以上。同步推广测土配方面积60万亩、前氮后移施肥技术35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以上。

  政策扶持助丰产增收

  按照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的总部署,通河县结合县域实际全面启动实施了水稻高产创建工程。全县旱改水扩稻10万亩,水田发展到120万亩;出台了水稻育苗大棚补贴、深松整地补贴、芽种补贴、农机具补贴、高产奖励等8项扶持政策,县级年度政策性投入达1400多万元,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发展到40万亩,实现了20%以上的增产幅度。

  加快推进高效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生产附加值。积极引进有机稻米加工龙头2家,创建了崇古尔河有机稻米品牌,获得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和有机水稻加工认证,发展有机水稻示范面积8600亩,可实现农民增收757万元,迈出了由水稻大县向水稻强县转变的坚实一步。

  预计,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可达15.5亿斤,比去年增产2.6亿斤,实现粮食总产连续四年超亿斤增长;农业增效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10000元,同比增长24%以上。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