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捡到受伤猫头鹰。
东北网11月8日讯 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警在值班时发现一只飞不动的大鸟,经过几天的饲养,这只大鸟依旧无法飞行,担心这只大鸟会死掉,但是又不知道那里可以收养这只鸟,只好向本报求助。记者经多方联系,该鸟被送往哈市鸟语林。鸟语林的动物专家说,这只送来的大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耳枭(民间俗称猫头鹰)。
日前,记者接到市民张兴伟的电话称,同事田国胜2日早晨5时许,在值班收发室外面的空地中,发现一只飞不动大鸟,就上前将这只鸟抓回了单位。看到这只鸟腿上有伤,田国胜等人拿出药水和纱布,对这只大鸟进行包扎。
为了让这只大鸟恢复体力,田国胜和同事买来肉,一天喂数次。但是这只鸟却吃得很少。
田国胜等多人被这只鸟啄伤。几天来,几名经警和这只大鸟有了感情。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大家就会来到房间,看看这只鸟,田国胜更是爱护有加。张兴伟还在网上查找了相关的信息,认为这有可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既然是国家保护动物,就应该送到相应的部门。但是田国胜却不同意,说这只鸟养了好几天,已经有了感情,等它恢复体力后放飞。由于这只鸟始终无法站立,大家商量将这只鸟送到鸟语林。经过记者的联系,鸟语林同意收养。
大家担心田国胜不让将这只鸟带走,就选择7日他休班的时候,把这只鸟送往鸟语林。
7日,记者驱车30余公里,来到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间空房子里,见到了这只大鸟。这只鸟的双翅展开将近1米,一对眼睛炯炯有神,对人十分警惕,一旦有人靠近,他就发出“咕咕”的叫声,随时准备袭击人。
记者将这只大鸟送到鸟语林。工作人员李钊看后说,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耳枭,民间俗称猫头鹰。李钊说,短耳枭属于候鸟,现在正是这种短耳枭返回南方的时候。这只鸟的年龄大约1岁,应该是随大群迁徙中,体力不支落下的,腿上的伤可能是在降落过程中挂到树枝造成的,但伤势不重。在这里饲养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正常,然后择机对其进行放飞,让其返回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