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30日讯 1999年下半年,杨跃奇和其他20余户居民回迁至哈市道里区买卖街85号,按照杨跃奇的说法,当初拆迁时他们原住房屋的公房承租证被收回,可是回迁后道里房产一所却没办理新的承租证,多次找到房产部门也没有结果。
去年5月,哈市某银行的工作人员催贷上门,杨跃奇才知道目前居住的公房被一名叫马兴敏的人办理了私产,且在银行抵押贷款了50万元。其他20余户开始担心自己居住房屋的命运,经过查询,另外一户居民家的房产也遭遇“被贷款”,余下的也已经变成私产落在他人名下。
28日,哈市道里区买卖街85号居民杨跃奇再一次来到哈市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询问自己房屋的归属以及承租的公房为何变成私产遭遇“被贷款”,但得到的答复是仍然在调查中。
“是谁把我的公房抵押贷款了。”杨跃奇目前担心的是,“贷款人”马兴敏已被银行起诉到法院,一旦涉及执行,他是否就无家可归了呢?29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1
承租证始终办不下来
在没有回迁之前,杨跃奇所居住的道里区买卖街85号(原65号),是一个只有20余户居民的大院,所住房屋为公产房。1995年年底,该大院拆迁,1999年下半年,杨跃奇和其他20余户居民回迁至此,分别安置在4单元和7单元。按照杨跃奇的说法,当初拆迁时将他们原住房屋的公房承租证收回,但是在回迁时却迟迟没办理新的承租证。
杨跃奇说,因为承租证就相当于房产证,涉及落户子女上学等多个问题。因为该处公产房房产所有单位是道里房管一所,杨跃奇说,他和其他住户为这事找了道里房管一所和多个相关部门,但一直没有结果。
“没有承租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住在7单元402室今年71岁的曲大爷说,因为没有承租证单位无法报销热费,这么多年都是自己负担。
不仅无法报销热费,孩子上学也很费事。29日,在杨跃奇的家里,杨跃奇给记者出示了自家户口簿,户口显示,户籍地只有哈市道里区买卖街85号(原65号)字样,而没有具体的单元楼和门牌号,而实际杨跃奇的居住的是4单元402室,“因为没有具体门牌号,孩子上学得需要到派出所出具证明。涉及子女结婚、签转户籍也是如此。”杨跃奇说。
2
房产莫名被抵押贷款
杨跃奇说,10余年来,因为没办下来承租证,他们住在这里好像是“黑户”,一个具体的细节是:他们只在进户时交了一年的承租费,此后没人再收,一直到现在。
去年5月份的一天,哈市某银行的工作人员在经过几次上门寻找后,终于找到了在家的杨跃奇,他传达了一个让杨跃奇十分震惊的消息,他是来催贷的,经过仔细询问,原来杨跃奇目前居住的这所房屋被一名叫马兴敏的人在2004年4月14日取得私人房产证后,在哈市某银行抵押贷款50万,期限是10年。
在杨跃奇看来,自己的公房承租证没办下来,却被他人办成了私产,这事简直太蹊跷了。消息一出,余下20余户居民也开始担心自己住房的命运。经过调查,7单元住户燕际兴的公产房也遭遇“被贷款”,不过“幸运”的是,贷款人按时还款。
据居民介绍,他们单元的楼房目前虽然没有查到有贷款记录,但是也都被人办成了私产,落在了别人的名下,其中9套住房在一个人的名下。
3
公产变私产
成谜
这样的事情传出后,杨跃奇和其他住户才知道这么多年来办不下承租证的原因。让杨跃奇纳闷的是,回迁之前他们的住房性质为公房,回迁之后仍然是公房,公房怎么就变成了私产呢?
29日,记者与杨跃奇来到哈市某银行业务管理部,该部经理许向新向记者介绍,此处房屋的确是以私产性质抵押贷款的,因为公产房不能贷款,可以肯定的是,该人提供的产权证真实合法有效。那么,在贷款之前信贷员是否应该到现场核实呢?许向新表示不清楚当时的信贷员是否到现场。
按照杨跃奇的说法,此处房产权归道里房管一所所有。29日,记者来到道里房管一所的上级单位——哈尔滨市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企业文化部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答应找业务部门联系,之后将结果告诉记者。截至记者18时发稿前,该负责人也没有把相关结果告诉记者。
如今,让杨跃奇担心的是,那名叫马兴敏的人因为拖欠贷款,已经被银行起诉至法院,10月份已经开庭审理。“如果涉及执行,我是否就得让出房子,落得无家可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