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辉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构建和谐社会应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东北网北京3月7日电(徐大勇 刘伟 贾辉 记者曹曦)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刘东辉今天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在保持目前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努力加强先进文化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刘东辉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既非常深刻,又非常朴实;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我们一年来前进中的亮点、热点、难点问题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做出了精辟回答。一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鼓舞人心,成就之中蕴含的结论和说明的道理更鼓舞人心。一是2004年的成就,说明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经得起考验的。因为2004年正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举措整体效应全面释放的一年。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绝不是一个名词、一个观点,而是指导新时期发展进程的理论武器,是我们党思想上的又一次解放。二是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既抑制了经济发展中一些不健康、不正常的因素,又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说明党和政府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更加娴熟了。三是2004年一年的时间,党中央、国务院为民、爱民、亲民的执政风格日益深入人心,深得人心。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的选择、和谐社会的目标,以及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回应,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刘东辉说,2004年是黑龙江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经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取得明显好转的一年。在党中央和中央纪委的领导下,省委、省政府正确部署,深入开展“两风”建设和警示教育活动,教育了广大干部,净化了社会风气,从根本上为黑龙江的发展注入活力。实践证明,中央的一系列举措是英明正确的,黑龙江省的干部人民是好的。
刘东辉建议,要在全社会形成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加强对东北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继续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先进文化的建设推动机制和体制上的创新,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