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下岗工创“劳模烧饼”成“名小吃”
2005-03-18 09:39:5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郭锡敏 王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3月18日电 在动力区安乐街道办事处绝缘社区,提起“劳模酥饼”、“劳模烧饼”,没有不知道的。它们的制作者、面食店老板王英本是一名下岗女工,凭着顽强的韧劲和刻苦的学习,不仅实现了再就业,还为5名下岗姐妹提供了工作岗位。

  46岁的王英曾是市电车公司工人,由于在岗时多次获得先进称号,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劳模”。1994年她和丈夫双双下岗后,开了个食杂店,但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温饱。要强的王英没灰心,她开始琢磨利用自己的面点手艺干点事。1996年,王英拿出家里仅有的几百元钱在乐园街早市租了个小房,刚开始只能做馒头,一天才能卖50多公斤白面。为了学技术,她边干边到各烹饪学校学习,两年后学会了几十种面点的制作方法,面食店增加了小酥饼、烧饼等品种,但由于没特色,生意不好。

  一次,她听一位顾客说在吉林吃过一种小酥饼,特别好吃。她立刻打听厂家地址,并自费去吉林学艺。一开始,对方拒绝了她的请求,王英丝毫不气馁,一次不行就再去,一共去了6次,诚心终于打动了对方,厂家同意教她。很快,王英做的小酥饼成了乐园街市场的“名牌”食品,非常受欢迎。因为她有“劳模”的外号,大家就叫它“劳模酥饼”。

  尝到甜头的王英开始留心各地面点名师,只要有“绝活”,就想方设法去学艺。她先后去过牡丹江、大庆、吉林、北京等地,学会了奶油酥、绿豆糕、江米条等许多“绝活”,生意越来越红火。

  去年,王英的“劳模烧饼”和杠头获得了“北方名小吃”的称号,她自己也成了高级面点师。在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帮助下,王英的“鑫欣面食店”越干越大,面积已超过100平方米,中西面点全都有,品种超百个,每天都能卖掉150公斤白面。

  生意好了,王英没忘了下岗姐妹,她为下岗女工们办起了免费面点培训班。如今,已有5名下岗女工在王英的面食店里得到了岗位,20多名下岗女工在这里学会了面点制作手艺。不久前,王英被市妇联授予“市城镇妇女自主创业‘小老板’”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