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3日电 在近日召开的哈尔滨市两级法院系统工作通报会上,不说成绩,只讲问题成了今年法院工作通报会的突出特点。“正视问题,找准差距;用管用办法,解决问题;下定决心,落实责任追究。”哈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伟东铿锵有力的话语震憾着与会干警。大会从案件质量、案件效率、执行工作、信访工作四个方面,就如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2004年,哈尔滨市两级法院案件的上诉率偏高,发回改判率降幅不大,一些审判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审理监督意识不强,合议庭的整体作用发挥得不好,纪律作风和办“三案”问题仍然存在,这些现象是制约案件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会议提出要继续落实责任追究制,不断强化通报批评,推进“法官提纯”,通过自我加压、自我学习,促进法官水平的提高。推进院、庭长办案,实现院、庭长由主要行使监督权向主要行使审判权转变。基层法院还要以落实陪审员制度为契机,提高合议庭的内部监督能力,充分发挥陪审员在促进审判质量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案件效率上,去年哈市中院有了很大突破,结案率与去年同比上升了3.67个百分点,各类案件普遍在审限内提速,执行案件提速最为显著;申请延长审限案件和超审限案件大幅度下降,中院机关的超审限案件与2003年相比,同比减少了188件,下降了99.47%。但基层法院的案件效率仍存在较大问题,超审限问题比较严重。会议要求,各基层法院要进一步扩大简易程序审理范围。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假日法庭、巡回法庭的利用率;要完善对案件流程的监控和审限预警制度,实现案件的有序、均衡管理。
在执行案件上,中院执行局通过多措并举加大力度,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难,执行工作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在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执行工作的重点放在推进执行公开、规范上,建立执限跟踪预警机制,严格控制执行期限,提高执行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执行准备公开、执行过程公开和执行结案公开;继续开展打击拒执罪和妨碍执行活动。通过建立悬赏举报制度、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协助调查制度、审计执行制度、限制消费制度和曝光执行制度,扩大执行效果。
对信访工作要继续强化责任追究,对从有理访案件中曝露出来的不能胜任审判、执行工作的法官,要进行“法官提纯”,对曝露出的违法审判、违法执行的法官,坚决让其离开审判、执行岗位。
最后大会强调,审判管理工作是基础、保障和动力,而责任追究是管理的根本方法。2005年全市法院要真正把责任追究抓到位,撞击出现问题不问不查的“好人主义”,必须始终坚持把“少出问题、不出问题”作为审判工作的标准,深化审判工作的管理,力争法官不出问题、法院少出问题,切实提高审判工作水平,在服务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