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31日电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优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省国土资源厅努力构建“六大平台”,为黑龙江省加快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根据黑龙江省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资源较多的实际,省国土资源厅与省发改委联合编制《哈大齐绥地区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规划》,规划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作为工业建设用地,为我省新的“工业走廊”和项目区建设搭建用地平台。
以黑龙江省紧缺的铜、铁、铅、锌等矿种为重点,不断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实现了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合作,在境外找矿的新突破;在省内发现了东安金矿,实现了煤炭资源找矿5亿吨的目标。在境内外建立矿产资源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用矿平台满足省内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
投入4亿多元,实施《大庆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项目,治理盐碱地100万亩,为大庆及周边地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载体;投入近2亿元开展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治理,7万多公顷采矿废弃地重现绿色生机,为生态省建设搭建起环境平台。
制定“谁投入、谁治理、谁受益”等鼓励政策,采取市场机制、国家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资源型城市采矿塌陷区的治理力度,加快濒临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营机制的转换,为其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
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五大连池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嘉荫龙骨山、汤旺河石林入选国家地质公园;辟建9个省级地质公园,成为我省地质旅游、生态旅游的新亮点,为全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搭建平台。
制定优惠政策,降低门槛,允许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矿山企业的改革改制,让个体私营企业利用城市土地发展经济,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