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7日电 2004年12月6日,穆棱市的赵美霞因不堪忍受丈夫毒打,最后用铁棍杀死了丈夫。其实,赵美霞在忍受不了丈夫毒打时完全可以去市反家庭暴力救助中心接受救助。然而,据说在该市这个救助中心成立的半年时间里,没有一名家庭暴力受害者去请求庇护。
在牡丹江市,像穆棱市这样的救助中心有8个,去年一年只救助了7名受害者,而牡丹江市去年接待投诉却高达300余起。
1忍受不了家庭暴力杀死丈夫
穆棱市磨刀石镇的赵美霞20岁那年嫁给了该镇前进村村民李富强。李富强嗜酒,而且逢喝必醉,逢醉必打,赵美霞的身上经常是旧痕未愈又添新伤,甚至在她流产期间丈夫也照打不误。赵美霞多次想过离婚和自杀,但实在不忍心丢下年幼的孩子。
去年12月6日,连喝了两顿酒的李富强回家后嫌赵美霞没给他铺好被,从被窝中揪出正在睡觉的赵美霞一顿狠揍。赵美霞穿着单衣跑出了家门,在摄氏零下20多度的雪夜,她只能在大街上来回跑步取暖。一个小时后,赵美霞实在冻得受不了,硬着头皮回了家。家门从里面顶上了,她只好爬墙跳进院内。望着躺在热炕上呼呼熟睡的李富强,赵美霞屈辱和愤怒一起涌上心头,她找了根铁管子照着李富强头猛砸了两下,然后去派出所投案。李富强因抢救无效死亡。
不论是赵美霞自己还是她的女儿,都觉得这场家庭悲剧迟早会来的。在前进村,李富强生前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几乎人人知晓,但没人告诉她可以去反家庭暴力救助中心接受庇护。
2只有7人光顾“救助中心”
据穆棱市妇联副主席尚莹介绍,穆棱市反家庭暴力救助中心成立于去年6月,虽然曾有受害妇女来打听过,但没人真的来寻求庇护。
2004年1月,牡丹江市妇联率先与民政部门共同成立了反家庭暴力救助中心。随后,东安区、绥芬河市、穆棱市、海林市、林口县等先后成立了7所反家庭暴力救助中心。但令人尴尬的是,8所“救助中心”一年只救助了7名受害者。
一边是饱受家庭暴力无处藏身酿成血案,一边是专门救助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救助中心”门前冷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尚莹说,成立反家暴救助中心后妇联做了大量的宣传,还把成立救助中心的传单发到了村上。现在这种情况,是因为“家庭暴力现象很少,个别受害者都找亲属和朋友家庇护了”。
然而据省妇联的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暴力近些年在我省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96年到2002年,省妇联接待的投诉中,涉及家庭暴力的都在20%%以上,而部分县市这一比例高达65.3%%。
省妇联权益部任克齐介绍,目前,家庭暴力有蔓延趋势,不但事件数量增多,而且暴力程度也在升级。据牡丹江市妇联统计,去年妇联共接待了600多起投诉,其中300多起涉及家庭暴力,正因如此,牡丹江市各区县才相继成立了反家庭暴力救助中心。
3办手续、交费令人望而却步
牡丹江市妇联维权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分析,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人不愿意接受救助中心救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觉得家丑不可外扬,还有的人是维权意识太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救助中心之所以很少有人“光顾”,还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进救助中心需要办一些对被虐妇女来说并不简单的手续: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人首先要拿着当地的居委会或派出所的证明,证实确实遭受了家庭暴力的侵害,经妇联审查后开出手续,民政部门管理的救助中心才可以接收。
其次,进救助中心还要交一笔费用。据了解,牡丹江市、县、区的8所“救助中心”都是收费的,但收费的标准各有不同。牡丹江市反家暴妇女救助中心吃住费用每天8元,其他的“救助中心”每天10到15元不等,收费最高的是海林市,每天20元。
牡丹江市妇联一位负责同志表示,遇到农村或者家庭困难的也可以减免,但很多原来想求助的妇女在收费的门槛面前又退了回去。
4免费救助机制尚未建立
在妇联工作多年的刘女士认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大多没有经济来源,如果有钱的话,也不会去求助“救助中心”庇护。
有关部门表示,目前还很难实行对需救助妇女的免费服务。牡丹江市妇联一位副主席透露,妇联是财政拨款单位,自己一没房子,二没经费,只能求助民政部门。牡丹江市救助站张副站长介绍,民政部门也没有救助受家庭暴力侵害妇女的专门费用,“没办法,只好收点成本费。”据悉,“救助中心”目前的收费都没有得到物价部门的批准。
哈尔滨市妇联的一位同志表示,“现在大连等地的家庭反暴力庇护所是免费的,但我省经济条件不行,现在还办不到。合理的收费还是必要的,否则民政部门也受不了。”
省民政厅有关人士表示,到目前为止,我省的一些地市还没有申请过反家庭暴力的经费,国家也没有这笔专项费用。省物价局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管理处的同志说,从管理的角度看,“救助中心”收费是违法的,如果确实需要收取费用,也应该向物价部门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