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因场地出租经商中断十年 京剧票友重返工人文化宫
2005-05-19 06:24:28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汤文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9日电 票友迟迟不肯散场,预定两小时的活动延长到4小时;邀请函只发出50多张,却有100多位票友闻讯前来……昨天对冰城的京剧票友来说是个好日子,中断活动近10年的市工人文化宫业余京剧团重新成立,票友们又有了切磋技艺、相互交流的好去处。

  市工人文化宫曾是我市京剧票友的乐园。据业余京剧团团长宋志复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文化宫的业余京剧演出活动频繁,票友的艺术水准也达到了较高层次。那时,文化宫购买了5套京剧演出服装,共七八百件,远远超过专业剧团的装备水平。1981年春,文化宫成立了业余京剧团,在音乐厅每周演出两场,《穆桂英》、《铡美案》、《望江亭》等40多个保留剧目轮番上演,容纳400人的小剧场,场场爆满。1984年秋,业余京剧团解散,票友们只偶尔聚在文化宫搞搞活动。10年后,随着活动场地纷纷出租经商,文化宫的业余京剧活动基本停止。

  据了解,我市业余京剧活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多年来,哈一机文化宫、道外62中学、铁路老年活动中心、道里抚顺街道办事处等地,始终有众多票友定期聚集,形成了数十个艺术水平较高的业余京剧团体。此外,儿童公园、建国公园、江畔等地,也有众多票友参加“票市”活动。全市长年参加活动的票友达一两万人。

  在昨天的文化宫业余京剧团庆祝活动中,既有二十几岁的年轻票友,也有年近八旬的老人,中青年占一半以上,许多票友是听到消息后“不请自来”的。打锣鼓,拉二胡,唱做念打,大家三五成群,自得其乐。年逾五旬的杜平,是哈电线厂退休工人。多年来,他遍访我省京剧名家学艺,练就了声色甜美、字正腔圆的京剧表演本领。杜平对记者表示,工人文化宫在票友心目中是从事业余京剧活动的最高殿堂,业余京剧团的成立对提高票友的艺术水平,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年近八旬的宋志复团长说,京剧团将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为目标,为更多的京剧爱好者提供舞台,力争早日向市民做公开演出。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