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战争旧址重提抗日“漂亮仗” “胜利之旅”走进克山
2005-05-19 10:24:0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晁元元 吴利红 邵国良/摄影、翻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5月19日电 当“胜利之旅”采访组走进克山时,是11日的黄昏,雨中,克山城已是万家灯火。

  克山,是嫩江平原著名的亚麻之乡,亚麻、马铃薯、大豆为立县支柱,享誉中外。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发生的一次抗联战士智取克山的战斗,给当时的日伪统治者以沉重地打击和震慑,是东北抗联史上一次著名的“漂亮仗”。

当年克山战斗遗迹。(图片来源:东北烈士纪念馆)
当年克山战斗遗迹。(图片来源:东北烈士纪念馆)

  记者手拿一本克山战斗惟一幸存者王明贵的回忆录《踏破兴安万重山》,循着《智取克山》中的一章,寻找当时抗联战士攻克的一个个“阵地”遗迹:抗联战士攻破的敌军堡垒“十字街中央炮台”;司务长娄凤喜牺牲地“伪县公署”;抗联战士解放了300多名日伪统治者关押犯人的“监狱”……

  

  克山城街貌已历经65年岁月更迭,记者多方苦苦打听,亲历者和知情人寥寥无几,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点滴记起,当年旧址位置也没有人能够准确指认了。

  有当地人指点:“西大营二中那边还有日军留下的房子。”

  火速赶至西大营,在克山二中的校园里,记者果真看到,三栋黄色日式平房,墙面已残旧斑驳。

  

克山第二中学院内的当年日军军官宿舍
克山第二中学院内的当年日军军官宿舍

  校长王绍辉介绍,一栋是当年日军兵营,两栋是日军军官宿舍。前者一度做过学生教室,后者则曾是食堂,如今都早已废弃不用。

  随采访组的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研究人员曹阳认定,西大营是当时日本守备队在城西门外驻地。抗联攻打克山时,三支队的战士曾牵制过这里的敌人。

在克山县城西街9街2委,60多吨重的日军碉堡顶盖
至今仍留在克山县城西街9街2委 60多吨重的日军碉堡顶盖

  47岁的二中政教主任刘克军说,从他7个月大时,家就住在二中附近,他感慨,这一片儿几十年间变化可大了。记得小时候,这里还有日军碉堡,大大小小共四个,那时候还捡到过废弃的弹壳。二中1984年和2003年两次新建教学楼,校园内的碉堡先后被拆掉了。

  掩体断壁、枯井、碉堡残体……夜色已晚,记者一一踏查,当年遗迹担当了无声的向导。

  

克山第二中学院内的当年日军军官宿舍
克山第二中学院内的当年日军军官宿舍

  12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克山二中,新建的教学楼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王绍辉校长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心愿,把校园内那两栋行将拆除的残旧的日本军官营房,修缮保留下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让孩子们认识战争的残酷,让年轻的心灵,多一份坚强和凝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