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光芒街四十号里的抗战记忆
2005-05-30 10:30:5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晁元元 吴利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30日电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矗立在静静的光芒街的一角,红顶黄墙,绿树掩映。

  在日本侵略者占领哈尔滨的黑暗岁月,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抗日的声音从这里传出,穿过街巷,传向抗日斗争前线。

  胜利之旅采访组走进这幢老房子,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肖震一一为记者指点介绍,当时,满洲省委机关的主要领导者就在会客室批阅文件,卧室有三间,有时会有往返于各地的交通员留宿。会客室里,原来有个黄色格布沙发,沙发的三个靠背的草全部掏空,里面装满文件,当时室内用壁炉取暖,有些不宜保留的文件,便放进壁炉焚烧。

  1927年10月至1931年12月,中共满洲省委机关设在沈阳北市场福安里4号(现皇寺路福安巷3号),是第一任满洲省委书记陈为人的家。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迁至哈尔滨,以省委秘书长冯仲云的家为掩护。冯仲云的公开身份是东北商船学校和第一中学的数学老师。

  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刘云才,1993年前曾任旧址纪念馆馆长,他告诉记者,省委机关刚迁到哈尔滨时,最早设在江北的一个叫牛甸子的沙滩上。因为躲避敌人的搜查和破坏,一次次转移搬迁,先后迁至道外十六道街和阿什河街等多处,1933年至1934年间,迁移到此。如今,只有光芒街40号完整保存下来。

  当时的小戎街2号,处于哈尔滨城市的边缘,俄式木结构平房的旁边,是一片树林子,一直是地下党交通站,房东是一位开食杂店的俄罗斯老太太。

  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张福山多年致力于革命旧址研究,他对记者讲,当年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在侵略者白色恐怖笼罩下,时刻面临危险,插在朝街窗口的绢制玫瑰花,是省委机关安全的“消息树”。冯仲云的妻子薛雯担任省委交通员,兼任印刷、保管文件等多项工作,省委抗日斗争的重要指示,大多从这儿起草、印刷、传送出去,各地党组织和部队的报告也会通过交通员转送到这里。

  记者的目光注视着深藏在城市角落的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块块砖瓦,记录着艰苦岁月里段段抗战往事。这座老房子的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一幢幢盖起来,却淹没不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责任编辑: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