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绥化庆安探索农技推广新思路:创办农技服务联合体有偿服务
2005-06-03 16:19: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兰亚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绥化6月3日电 5月28日,在庆安乡农民魏永贵的稻田里,大部分秧苗正在返青的时候,有几个池子的秧苗已分蘖3至4个。魏永贵说,分蘖的秧苗是向“乡里”买的,共花了132元,插了2亩地,按去年王振生家的产量计算,至少增产800斤,扣去成本增收508元,乡里创办的这样的育苗“公司”为我们增加收入,农民欢迎。

  2003年,丰收乡试验水稻“两段式”育秧新技术。2004年农民王振生“两段式”育秧每公项产量1.1万公斤,比普通种法高3500公斤,增收2800元。“两段式”育秧要求3月10日左右水稻在温室内播种,经一个月生长后,4月10日左右移栽到大棚中,再生长一个月左右插秧。一般一个350平米的温室可育300亩的插秧苗。由于温室育秧技术要求高,一家建一个温室又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丰收乡决定由20名乡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人员,每人入股1500元成立了乡农技服务股份联合体,实行自我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今年负责温室育秧向农民出售。

  庆安县委常委、丰收乡党委书记称,“联合体”既解决了乡干部无事可做,收入低,无钱可挣的问题,又解决了现在农村一家一户做不了,很多农民做不好的事情,通过它把农技人员和农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资源的优化设置,也为今后分流乡镇富余人员提供一条思路。

  在丰收乡丰盛村乡农技服务联合体建设的温室内,我们看到育秧的温室现正在生长着花苗。乡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人中心主任尚喜军介绍说,今年初,他们20天便建起了温室大棚,现在算起总投入4万元,所育秧苗下种前全部签了订单。这个温室一年下来纯收入3万元没问题,今年人均可分红到1500元。

责任编辑:刘华